2025年5月20日,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當前部分企業陷入“內卷式”競爭泥沼,低價傾銷、制假售假等行為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整治低價內卷、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和提質升級成為政策重點。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正值618電商大促的美妝市場出現了一個“逆行者”,植物醫生宣布逆勢提價,以“不打價格戰,專注品質戰”的姿態,在消費主義浪潮中開辟出一條“反內卷”的高端化路徑。
在消費市場熱衷于“拿來主義”,品牌盲目跟風國際配方、復制熱門營銷套路,通過價格戰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植物醫生卻反其道而行之,將“拿來主義”進行了全新詮釋。不盲目照搬他人模式,而是深度挖掘中國本土植物資源,“拿來”高山植物的天然純凈,“拿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的智慧結晶,將本土成分與前沿科技深度融合。
當同行在價格內卷中疲于奔命時,植物醫生專注于“卷品質、卷產品”,用三十一年的匠心沉淀打磨每一款產品,從原料篩選到生產工藝,從科研創新到用戶體驗,以實實在在的品質贏得高端用戶的信賴。
對價格戰說“不”,堅守品質底線
會議指出,企業“內卷式”競爭,以低價、超低價、甚至低于成本價格銷售,突破了市場競爭的邊界和底線,扭曲了市場機制。這一現象在美妝行業尤不陌生,每逢大促節點,各大平臺與品牌往往陷入“價格紅海”,“單件立減”“百億補貼”等策略,雖能短期拉動銷量,卻導致行業陷入“低質低價”的惡性循環,低價競爭的背后,不乏存在部分企業對品質底線失守。
植物醫生的逆勢提價,本質是對這種行業亂象的主動回應。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解勇表示:“31年來,我們的態度很明確,就是堅決聚焦做好一件事情,做好一個品牌。”在他看來,當行業被流量與價格綁架時,回歸產品本質才是破局關鍵。
這種戰略定力,在植物醫生的產品矩陣中清晰可見。例如其產品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提取就歷經了10年時間,33人團隊堅持1540種降解方案,最終從“九大仙草之一”的鐵皮石斛中獲取。經過2870次動物實驗,該成分被證實能夠作為外源性補充物質,在體外和體內產生顯著的抗衰老作用。
不做價格的奴隸,而是品質的守護者,是植物醫生“反內卷”的行動宣言。
31年深耕,沉淀品質傳奇
在美妝行業,“快”是常態,快速推新品、快速換包裝、快速造概念,但植物醫生卻選擇了“慢”。從1994品牌公司成立,到2025年成為國貨高端護膚代表,31年時間里,植物醫生只做一件事:打磨產品品質。這種“笨功夫”的背后,是對“大道至簡”商業邏輯的深刻理解,在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唯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質,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信賴。
植物醫生的品質哲學,還體現在對原料的極致苛求。以鐵皮石斛為例,品牌選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歷經7年培育的“昆植1號”品種,該品種需生長三年,每年僅在四月采摘一次,其多糖含量比藥典標準高出15%。
植物醫生的“挑剔”不止于此,當多數品牌將資源投向線上流量時,植物醫生用31年時間在全球300多個城市打造了5000多家單品牌店,積累2400萬會員,構建起美妝行業極具規模的線下體驗網絡。發改委在整治內卷式競爭時提出“開拓多元化市場”,植物醫生的線下布局恰是對這一政策的生動實踐,在植物醫生的門店里,消費場景被重新定義。
科研賦能,打造核心優勢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破解內卷的關鍵,植物醫生對此的回應,是構建起“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研體系。2014年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形成“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的全球化布局。
在植物醫生的研發邏輯中,“中國成分”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文化自信的表達。當國際品牌主導抗衰成分話語權時,植物醫生從《本草綱目》等典籍中尋找靈感,將石斛、青刺果、紫靈芝等植物轉化為現代護膚成分。
植物醫生的逆勢生長,揭示出美妝行業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植物醫生用線下體驗與產品品質構建“反流量依賴”的價值錨點實現從流量邏輯到價值邏輯的轉化;用31年的沉淀證明,高端化不是營銷噱頭,而是技術、渠道、文化等維度的系統性積累;以石斛寡糖等中國成分的突破讓國貨從“跟隨者”向“定義者”轉型。
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用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而植物醫生的實踐,正是對這一論述的商業注解。拒絕卷入低價內卷的“舊動能”,以品質、體驗、科研構建增長“新動能”,在消費理性化的今天,這樣的路徑或許才能支撐中國品牌穿越周期、走向全球。
站在618的節點回望,當行業為短期銷量廝殺時,植物醫生用提價之舉向市場宣告:真正的高端化,從來不是價格的標高,而是品質的攀峰。這種對商業本質的堅守,或許才是中國美妝在國際化競爭中最值得敬畏的“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