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張恒
近日,有市場消息傳出,在今年3月份剛剛完成從民營“轉身”成為地方國有控股的四川信托,即將完成更名,新名稱可能將“天府”作為鮮明標識,以甩掉歷史負面沉重包袱,擬更名為“天府信托”。
事實上,此次四川信托或將更名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早有預兆。在五年前突然發生系統性風險后,四川信托就進入了漫長的風險處置過程中,所采用的是"政府主導+國企入股"維穩兜底模式,由蜀道集團(四川省國資委控股)和成都青羊國資共同出資成立的天府春曉為核心參與方,注資配合四川信托不良資產剝離和牌照存續,以及負責受讓自然人投資者的信托受益權并主導重整。
2025年3月26日,四川信托風險化解迎來里程碑式進展,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終結該公司重整程序,根據公告部署,四川信托將有序啟動TOT產品底層資產回款分配、業務恢復等后續工作。隨著此次公告落定,標志著這場歷時五年之久的風險處置攻堅戰正式完結,四川信托也將進入發展新階段。
重整完成后,四川信托股權結構“改頭換面”,由蜀道集團直接控股58.63%,且實際控股約72.3%,成為四川信托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性質從民營徹底轉為地方國有控股。其他股東分別是天府春曉、成都交子金控和成都興蜀青企管,對應分別持股14.99%、10.09%和10.09%。
經過一系列重大事項變更落定,彼時就有業內人士透露,“接下來四川信托將逐步恢復正常展業,公司更名事項也已提上日程。”
今年2月份,蜀道集團董事長張正紅率隊調研宏信證券和四川信托改革發展工作時表示,要打造蜀道“天府金融”品牌核心價值。
然而,讓市場備感意外的是,四川信托旗下的宏信證券卻搶先一步,已于5月29日率先完成更名為“天府證券”,告別使用已有13年的“宏信證券”名稱,打上了“天府”這一品牌標識。這是蜀道集團“入主”后宏信證券改變對外形象的首次動作,亦向市場釋放股東方對該券商戰略定位調整的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信托、證券兩大業務板塊之外,具有四川“天府金融”品牌標識的核心成員機構還有城商行四川天府銀行、資管平臺四川天府春曉,無一例外,這些機構背后站著的正是地方實力強大的國資蜀道集團。
據公開報道,蜀道集團對四川信托、宏信證券抱有較高期待,該兩家金融機構已被整合至集團第三大業務板塊——產融結合產業。蜀道集團表示,未來該板塊要成為集團新利潤中心。
四川信托在完成破產重整后,不僅完整保留了信托業務資質,更已啟動系統性業務復蘇計劃。可預見的是,作為蜀道集團產業金融融合戰略的核心支點,四川信托或將通過更名強化"天府"地域標識,構建與區域經濟深度綁定的品牌認知,以全新品牌形象切割過往負面關聯,重塑市場信任基礎。同時借此契機,四川信托也將全面激活國有資本賦能效應,構建以政府資源為依托的新型信托業務發展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