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君樂寶失守“長期主義”。
作者/無字
出品/新摘財經
面對乳制品行業持續承壓的困境,君樂寶開出了自己的“藥方”。
圖源:央視《對話》節目
2025年5月初,君樂寶董事長魏立華做客央視《對話》節目時對外表示,“提振消費的關鍵,我們要保證產品的安全、高品質,滿足健康化需求”,君樂寶將踐行“長期主義”,以穿越經濟周期。
作為一家已邁入“而立之年”的乳企,君樂寶確實穿越一輪又一輪周期,成為了中國乳制品行業的頭部玩家。不過,由于此前連續多年委身于巨頭乳企,君樂寶一直囿于低端定位。
盡管2019年后,君樂寶踏上了獨立發展之路,并借助投資機構的力量,積極布局多元業務線,但因過于追求擴張速度與規模,君樂寶在經營層面與產品質量方面均暴露出一些問題。凡此種種,很大程度上昭示出其并未真正踐行“長期主義”。
一、接連委身于乳企巨頭,
君樂寶囿于低端定位
與伊利、蒙牛、光明等頭部乳企獨立成長不同,2019年之前,君樂寶接連委身于三鹿、蒙牛等巨頭。
不可否認的是,依托三鹿、蒙牛等公司在供應鏈和渠道方面的比較優勢,君樂寶實現了快速成長。官方資料顯示,2000年,成為三鹿子公司后,君樂寶積極拓寬省外市場。三鹿深度賦能下,君樂寶于2008年躋身中國酸奶市場前三。
不過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08年,三鹿因“毒奶粉事件”轟然倒塌,作為子公司的君樂寶也迎來至暗時刻。
盡管“毒奶粉事件”后,君樂寶從三鹿手中購回了股份,獨立發展,但由于與三鹿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品牌形象存在天然短板,為了博取消費者的關注,君樂寶不得不走低價路線。
圖源:君樂寶
比如,2014年4月,君樂寶推出零售價130元/罐(900g裝)的奶粉,僅為行業均價的一半左右。對此,魏立華表示,“國內奶粉價格高出國外1至4倍,其中肯定存在泡沫。每月500來元的奶粉開支是一個國際基準線。在我們看來,奶粉價格過高已成為行業規則,而我們就要打破規則。”
產品主打極致低價,決定了君樂寶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蒙牛披露的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君樂寶凈利潤分別為2.25億元、3.79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2.2%、2.9%,遠低于其他乳企巨頭10%左右的凈利潤率。
事實上,利潤空間過于狹窄,正是君樂寶被蒙牛“嫌棄”的關鍵誘因。2019年7月,蒙牛作價40.11億元,“清倉”所持有的君樂寶51%股份。對此,蒙牛財務總監郭偉昌表示,“君樂寶的毛利率低于蒙牛水平,把君樂寶剔除之后,財務報表將得到明顯改善。未來收購標的的利潤率必須高于君樂寶,這是我們的原則。”
二、融資后激進擴張,
君樂寶經營質量欠佳
由于創收能力有限,與蒙牛分道揚鑣后,君樂寶積極進行融資。天眼查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以來,君樂寶先后完成五輪融資,獲得了紅杉資本、高瓴資本、平安創投等一線投資機構的支持。
圖源:天眼查
伴隨著資金池逐漸寬裕,為打開想象空間,君樂寶踏上了頻繁并購疊加大手筆宣發的激進擴張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君樂寶共完成8次投資并購,投資標的包括思克奇食品、酪神世家、茉酸奶等。通過并購,君樂寶夯實了奶源基本盤,并迅速切入奶酪棒、現制酸奶等賽道。
圖源:CTR媒介智訊
與業務線飛速擴張相同步,君樂寶還祭出了大手筆宣發策略。CTR媒介智訊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飲料行業戶外廣告刊例花費TOP 10品牌中,君樂寶位列第一,同比增幅高達107.4%,伊利、蒙牛均落于下風。
事實證明,頻繁并購疊加大手筆宣發,確實有力地推動君樂寶業績攀升。官方資料顯示,2017年-2021年,君樂寶營收分別為102億元、130億元、163億元、144.69億元和20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77%。魏立華透露,盡管2024年行業承壓,但君樂寶仍交出了“雙位數增長的亮眼成績單”。
不過由于擴張步伐較快,君樂寶的負債壓力也同步走高。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君樂寶總資產為210.89億元,負債估算為163.7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8%。同期,伊利、蒙牛的資產負債率僅為60%左右。
資產負債率過高的背景下,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下滑,或是融資環境趨冷,君樂寶將面臨資金鏈緊張、融資成本上升等風險,難以穩健發展。
三、產品質量屢遭詬病,
君樂寶難有底氣IPO
前文提到,君樂寶的利潤空間極為有限。但獨立后,其并未針對產品投入更多資源,以提升溢價能力,而是將更多資源用于并購與宣發,走上了一條粗放式擴張之路。這一策略不光使君樂寶的經營質量不盡如人意,也導致其難以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2023年7月,《新浪財經》報道,河南洛陽一女子對外表示,在官方旗艦店購買的君樂寶奶粉發現“蟑螂尸體”,而且“蟑螂還是風干狀態”。對此,君樂寶客服僅敷衍地回復稱,生產線把控嚴格,不同意退款,可調換一袋。
圖源:《紅星資本局》
無獨有偶,2024年10月,《紅星資本局》報道,江蘇無錫一名女子在君樂寶“優佳牧場”純牛奶中發現很多不明黑色異物。盡管引發輿論關注后,君樂寶將涉事產品送往無錫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進行檢測,但時至今日,君樂寶官方依然未給出明確回應。
圖源:黑貓投訴
事實上,上述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并非個例,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以“君樂寶”為關鍵詞檢索,可以發現超1500條投訴,諸多消費者均控訴稱,君樂寶的產品存在異物、喝完后身體不適、保質期內變質等問題。
更有甚者,君樂寶還被監管部門查出了排污超標。2024年3月,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鹿泉區分局執法人員對君樂寶廢水進行遠程執法采水樣監督性監測。
檢測報告顯示,來自君樂寶的N011132樣品總磷濃度為4.5mg/L,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的總磷執行限值4mg/L高12.5%。基于此,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認為,君樂寶違反了《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相關管理制度。
由此來看,盡管魏立華屢屢宣稱,君樂寶踐行“長期主義”,追求安全、高品質的商品,但諸多消費者投訴以及環保問題,很大程度上說明,君樂寶并未嚴格遵守高質量發展理念,在生產、供應鏈、品控等維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這或許正是君樂寶遲遲不敢IPO的關鍵誘因。2022年,君樂寶副總裁仲巖對外表示,君樂寶力爭在2025年達到500億元銷售額,并登陸資本市場。如今,2025年上半年即將結束,君樂寶連招股書都未披露。
考慮到中國乳制品行業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在伊利、蒙牛等巨頭的圍剿下,經營質量不佳的君樂寶或將愈發缺少沖擊資本市場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