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的要崩盤了嗎?
近期,日本長期限國債收益率飆升,作為日本國債的發行方,利率不斷升高,意味著日本政府后續將面臨巨大的利息支付壓力。
與此同時,由于很早之前就買入了大量的日本長期限國債,據觀察者網的統計,截至2025年3月末,包括“日本生命保險、住友生命保險”在內的日本4大壽險公司,累計虧損就到達了600億美元。
而伴隨著這輪日本國債價格的進一步大跌,保守估計,日本主要保險公司的虧損總額已超1000億美元。
然而,就在各大自媒體賬號因此而大肆渲染日本崩潰論的時候。日元,卻在今年以來一騎絕塵,成為全球主要貨幣之中,受關注度最高、升值最多的貨幣。
一面是日本政府的債務崩潰論甚囂塵上,一面又是全球投資人今年爭相擁抱日元,這種割裂和扭曲的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陰謀?對于我們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呢?
點贊關注,聽柏年詳細詳細和你分析。
一、日本的腰桿變硬了
日本經濟,其實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好。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與資產價格飆升的“泡沫經濟時代”。這一時期,日本房地產價暴漲,股票市值也屢次翻倍。在所有人滿懷信心,以為日本經濟會繼續走向輝煌的時候,這場泡沫卻在1990年戛然而止。
此后,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接踵而至,日本經濟從此步入了漫長的停滯期,被稱為“失落的三十年”。
但當時間來到2022年,事情似乎迎來了轉機。日本物價和工資上漲的跡象越來越強,各種數據都在指向著,日本經濟正在走向脫離通縮的轉折點。
蟄伏30年,日本真的要重新崛起了嗎?
我們不能否認,即使經歷了多年的停滯,日本經濟在全球之中的位置依舊舉足輕重。而當前的日本經濟,其實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好。
在全球所有經濟體中,除了中美這兩個超級經濟巨頭之外,日本的GDP一直穩居世界前列。
根據日本內閣府公布的數據,日本2024年名義GDP總量首次突破600萬億日元大關,達到609.29萬億日元,約合4.1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別是美國、中國和德國。
日本的外匯儲備也非常充足,其中絕大部分是美債。就2024年末數據而言,日本外匯儲備高達1.25萬億美元,外匯總額全球排名第三,其中美債占比接近90%。
另外,日本股市市值也位居世界前列,東京證券交易所總市值達到了6.2萬億美元,占全球股市總市值的7.5%,排名全球第五。
不過最亮眼的還是日元,它長期受到全球投資者的熱捧。
日元是全球公認的避險貨幣。
過去30年,日元跟黃金幾乎呈現“同漲同跌”的趨勢,在歷史上幾次大的危機中,日元都呈現出明顯的“避險效果”。
比如2001年科技泡沫,美國股市大跌,日元兌美元升值11%,2007年次貸危機及之后持續3年的歐債危機,日元兌美元一度升值近40%。
為什么日元會變成避險品種?這和日本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息息相關。
日本央行自2016年實施負利率政策,10年期國債收益率長期維持在0%附近,融資成本全球最低。
低利率就意味著持有成本便宜、流動性好,不會出現買賣不掉的情況,是非常理想的套息交易品。
如果投資者想要靠日元套利,難度也不大。可以用約0.1%的年化成本借入日元,轉投擁有高利息的貨幣(如澳元6%、土耳其里拉15%),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顯著的套利空間。
而當風險事件發生時,投資者平倉高息貨幣,換回日元并還貸,這就導致了日元需求在風險事件爆發的短時間內上漲。
所以每次發生危機,日元就上漲。
日元受捧,“避險功能”只是表象,金融市場的高流動性與成熟度才是根本。
日元占全球外匯交易的17%,僅次于美元和歐元。東京證券交易所流動性充足,確保了快速平倉能力。在貨幣兌換方面,日元基本上沒有管制,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貨幣,且日本央行極少干預匯率,市場定價效率高。
除避險屬性之外,近期日元升值的背后還有更多短期因素。
一方面來自世界外部局勢。
美國對全球商品加征關稅,引發美元信任危機,資金加速撤離美元。美元下行,日元也就相對升值。
另一方面關乎日本自身國情。
日本自身面臨通脹壓力,CPI數據創30年新高,通脹數據創新高的背后,則是日本經濟開始活躍的一個表征。
去年日本結束了負利率政策,今年開始加息,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從0.4%升至1.1%,美日兩國國債利差收窄之后,進一步吸引海外套利資金回流日元。
美元被拋售時,日元反而是避風港,而日元背后的日本資產,在全球爭相比爛的今天,最后只是價格問題,所以日本的樓市、以及紅利股票,這兩年表現也都可圈可點。
二、日本的債務壓力究竟有多大
最近,日本國債利率大幅上行,由于引發了不少自媒體提及,日本政府因債務壓力加大而導致債務即將崩盤。
這個觀點究竟對不對,我們還是要看一看日本目前天量的政府債務是怎么形成的。
19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后,企業利潤下滑,導致稅收銳減。1990-2010年,國稅總額從63.9萬億日元(1990)降至45.7萬億日元(2010),降幅達28%。
同時日本又是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養老壓力巨大。日本的社會保障費用占財政支出比重從1990年的10.5%升至2024年的35.2%,社保費用中養老金支出占比超60%。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政府為了應對老齡化和稅收銳減,開始大規模舉債刺激經濟。
日本當前的債務負擔有多嚴重?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日本債務總額達到了驚人的1300萬億日元,是國家GDP的約2.6倍。放眼國際,沒有第二個國家負債率如此之高。負債率排世界第二位的希臘,其負債率只有150%左右,而負債總額最高的美國,其負債率也僅在130%左右。
如此天量的債務,我們不禁要問,日本政府還得上嗎?
實際上,雖然日本的債務數額看起來夸張,但是就每年要還的利息而言,真實的付息壓力并不大。
這張圖是日本財務省2025年的預算,里面明確寫明了2025年日本國債利息支出等相關信息。
結合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2024年,日本國債的到期金額是161.5萬億日元,假設今年到期金額略多于去年,可以簡單記作180萬億日元。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目前雖然長期限的國債利率上升比較多,但是日本國債主要都是短期限的品種,本輪利率上行的幅度很可控。
在今年日本國債利率上行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相比往年,需要額外支付的潛在利息成本大約是1.2萬億日元,相當于不到100億美元的額外利息支出。
對于一個投資美國國債超過1萬億美元,每年光吃美國利息就有超過300億美元的國家而言,這點額外的支出顯然和國家崩潰搭不上邊。
所以說,日本目前的債務水平并不會引起日本經濟崩盤。
都說“內債不是債”,“內債”其實就是一個“借新還舊”的信用游戲。
日本國債的90%以上由國內持有,單是央行就持有了一大半,形成“內債循環”,只要借新還舊能夠維持,債務就不會出問題。
而且日本央行不是市場化經營機構,央行持有的國債不會隨意拋售,也不存在浮動虧損的問題。
況且,日本真實的高利息的長期限債務規模,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日本政府通過發行大量的期限短、利率低的政府債券,疊加國內機構承接以及利率政策緩沖,能夠將實際利息支出控制在財政預算的三成以內,政府的財政預算完全有能力兜得住每年的利息支出。
所以,日本債務總規模雖大,但每年的付息壓力遠沒有一些自媒體宣傳的那么大。
而且,在全球各國經濟比爛的今天,日本憑借相對堅實的產業基礎,還迎來了日元的持續升值。
三、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日本一直被視為美國的小老弟,但是現在看情況已經有些不同。
近期特朗普主導的美元貶值過程中,日本央行持有的美股、美債等美元計價資產大幅縮水。
為了應對,日本開始縮減美債購買,去美元化、去美國資產化,柏年認為,這對日本而言將是長期趨勢。
一面是美元貶值讓自己存量美元資產縮水,一面是不斷對本國的出口產業形成擠壓,從金融到貿易,美國反復收割日本,這讓日本忍無可忍。
在本輪美國關稅談判中,日本的態度明顯強硬,對美國表示“美債是談判的重要籌碼”,暗示可能通過減持影響美國政府融資。
前面提到,日本手上持有大量的美債。美國的目標一直是想要美債收益率下降,以降低美國新發國債的利率。如果美國亂加關稅,日本可以拋售美債讓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達到制衡美國的目的。
雖然“拋售美債”的言論主要作用還是威懾,但市場擔憂確實加劇了美債收益率波動。同時,面對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日本拒絕在汽車、農業領域等關乎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讓步,表示“日本不打算做出重大讓步,也不會急于達成協議”。
日本國內經濟復蘇尚不牢靠,美國又在不斷薅日本羊毛,這樣的舉動無疑會將日本推向中國。
這個時刻如果中國出手,將會是互利共贏的一舉。
要知道,中國雖然目前手握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我們大可以賣美國國債、買日本國債,一來緩解日本長期國債近期銷售不利的困局,二來施壓美國政府,讓其在關稅問題上投鼠忌器。
更重要的是,這一舉措又可以作為換取日本在區域合作中讓步的籌碼,進而加速中日韓自貿區的落地。
而一旦東亞的中日韓零關稅自貿區建立,中國受美國貿易層面的壓力也將進一步緩解。
后續,中日韓自貿區的建立,必然會給普通人帶來不小的機遇。但是,資源是有限的,也注定了這里面的紅利是不平等的。
哪些城市會獲得更多的資源、更多的扶持,關鍵在于后續對最新政策的精準解讀和對經濟發展趨勢的深刻把握。
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感興趣,我每個月會在私密圈子里,給鐵粉朋友們帶來最及時、最硬核的國內外宏觀經濟與政策的深度分析和解讀,私信柏年即可加入。
四、結語
天下苦美國久矣!
長期以來,美國慣于拉幫結派、打壓他國以維系自身霸權地位,但這種行徑卻使其愈發陷入孤立。所謂物極必反,現在已經到了世界格局的翻轉的時刻。
美國越封鎖,中國越自強。
芯片突破、電動車領跑、5G領先,一步步把“卡脖子”變成“殺手锏”。中國用“一帶一路”幫發展中國家修路建廠,用新能源技術打開了全球市場。
縱觀世界格局,如今歐盟、東南亞、中東、非洲等諸多國家和地區,都更愿意和中國合作,不是因為脅迫、而是因為共贏。
歷史規律證明,靠霸凌贏不了未來,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東升西落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