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再把自行車視為代步工具,兩輪的世界也將變得戰火紛飛。城中大道成了了身法舞臺,碳纖維則把輕功具象化。而那些專攻礫石、賽道或山林的一招鮮高手們,同樣能找到自己的主場。它們的明天有多閃,取決于你的野心有多大。
銀貝斯
戰機T1600氣動賽車
從冠軍車T1300開始,銀貝斯就俘獲了一批職業車手粉絲。而今天高光登場的戰機T1600,也確定將出征環法賽了。新車傳承了前輩的冠軍血統,黃、白黑、亮黑三色都在致敬百年環法。它在流體力學設計上融入了許多戰機哲學,D型進氣道融合整流罩與燕尾尾翼,疏導氣流的同時還能增強下壓力。
尖型頭管能有效削減迎風面積,像飛機頭一樣刺破氣流。在碳纖維之外,設計師還給T1600頭管嵌入了防彈級的凱夫拉,可以說又輕又硬。
保時捷
eBike Sport運動單車
不知不覺中,保時捷電單車已經進化到了第五代。在城市通勤之外,新品又解鎖了長途騎行的新技能。超輕碳纖維車架自不必說,它還增配了來自FOX的避震前叉,120毫米長行程不輸專業越野單車。以精準輕快著稱的12速電子Shimano XT Di2變速器,同樣沒有缺席。而扭性超強的碳纖維車把把桿,則帶來了更強的掌控感。
尖型頭管能有效削減迎風面積,像飛機頭一樣刺破氣流。在碳纖維之外,設計師還給T1600頭管嵌入了防彈級的凱夫拉,可以說又輕又硬。
崔克Trek
鋁制émonda ALR公路車
從碳纖維轉換到鋁算不算降級?崔克émonda ALR公路車有話說。它沿襲了碳纖維車型的諸多核心設計,Alpha鋁材則和Trek 300系列一脈同宗。搭配上Invisible Weld技術,總重再次下壓。ALR 6僅8.8公斤的體重往這兒一擺,就算得上是鋁合金公路車的輕量化標桿了。
除了體態輕盈之外,新車的另一個亮點是工藝之美。下管及座管后的平整截面,兼顧了風阻和剛性。全車線管內藏,機械套件無縫適配。壓入式中軸車慣有的異響問題,也被T47螺紋中軸徹底根治。
新德豪爾Schindelhauer
Wilhelm Gravel礫石車
這輛礫石自行車,將德國精密設計思維展現得淋漓盡致。它采用AL6061-T6三重對接車架,兼具輕量化與高強度,在顛簸路況下也能提供穩定可靠的支撐。短軸距設計賦予它靈動的身姿,騎行起來自在如風。
不管是穿梭于狹窄街巷,還是在蜿蜒的林間小道中疾馳,Continental Terra Trail 輪胎都能提供出色的抓地力。Wilhelm Gravel一大特色是Gates碳纖維皮帶,具備無油污、靜音、易維修三大亮點。在環境復雜的戶外路況下,有著天然優勢。
Ridley
Grifn RS全路況自行車
Grifn一詞取自“獅鷲”Griffon,意指這臺跨界單車和這種融合式神話生物一樣,擁有著跨物種基因。它將公路車的破風速度與礫石車的全地形能力合于一處,840克(中號)超輕車架搭配空氣動力學設計,加速至36公里/小時的風阻直降5%。組裝上與Apidura合作的車架包,整流效果再上一層樓。
匠心獨具的Forza 彎把剎車位窄至35厘米,氣動性表現不俗。雖一體式車把限制了調整空間,但瑕不掩瑜,Grifn RS的全能表現依舊為它結結實實圈了一波粉。
蔚羅Vello
Bike+ Automatic Titanium折疊車
雖然看起來輕簡便捷,但它實際上是一臺電動助力車。鈦合金車架將總重控制在了12.9公斤,單手提拿無壓力。Zehus 250W電機、蓋茨皮帶和Shimano液壓碟剎,這三件套確保了優秀的騎行質感。磁吸折疊結構三秒完成收納,強度比傳統折疊車高了30%。在踩踏回收動能技術的支撐下,Bike+ Automatic解鎖了四種模式,助力續航至多可達180公里。
外有德國可持續設計獎,內有跨界F1基因,這款“奧地利版小布”可以說出道自帶明星光環。
Pashley
Pathfinder XE越野電單車
科技洪流席卷而過,連英國百年品牌Pashley也坐不住了。近日他們推出了兩款電單車,其中的XE側重于越野路段表現。它以3D打印而成的Reynolds鋼管車架為基底,實現了高韌性鋼車架與現代工藝精準度的有機融合。17公斤的總重,也徹底擦掉了“電單車都是重量級”的成見。
Mahle X30系統可輸出25牛·米的扭矩,27.5英寸Schwalbe Smart Sam輪胎咬地力強勁,各種路況都能輕松征服。它沒有高科技電子懸架,只有清晰直白的路感溝通。
RUFF CYCLES
The Ruffian電助力復古單車
這個德國品牌雖然以手工為賣點,但硬件配置上卻絲毫不含糊。在打造旗艦單車The Ruffian時,工匠們給它塞入了BOSCH Performance Line CX電機。85牛·米的扭矩輸出配合小尺寸設計,翹頭動作手到擒來。其初始速度達到了25公里/小時,隨便踩上兩腳就能沖到40公里/小時,爬坡能力五顆星。
機械美學與電驅科技熔于一爐,四種助力模式任君擇取。120公里續航還剩多少,隨時能從顯示器上讀取到。跨上它,你就是新世代的Café Racer。
Electra
Cruiser Straight 8復古巡航單車
Flat Foot技術加持下的它,在保障低坐姿的同時還能做到自然踩踏角度。再加上高頭大馬的畫風,Electra也贏得了“單車界哈雷”的美譽。而這一臺“黑8版” 以60年代賽車為靈感繆斯,從圓潤車架到鍍鉻細節,每一道弧線都流淌著黃金年代的機械美學。
復古外殼里藏著Shimano內8速變速器,優雅和全能兼而得之。有意思的是,官方還為它打造了成人款和兒童款兩個版本,隨時組建最萌騎行CP,帶娃出片兩不誤。
迪卡儂
VAN RYSEL XCR-Tri鐵三車
迪卡儂-AG2R車隊的Van Rysel XCR計時賽車無法民用,著實有些可惜。所以他們在此基礎上做了些針對化調整,讓鐵三愛好者的武器庫進一步壯大。XCR-Tri整車不足9公斤,禧瑪諾Ultegra Di2電變和Inpeak 功率計都是標配。它沿用了前者UCI認證的高模碳纖維車架,競速BUFF渾然天成。
而車身結構則擺脫了賽事規則限制,調節范圍大幅延展,讓選手想歇就歇,想沖就沖。其上管還集成了儲物空間,隨時掏個能量棒出來,橫掃饑餓做回自己。策劃/天擇 文/忘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