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時間,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持續內卷和迭代,加上新能源汽車的購買門檻也越來越低,很多小伙伴選擇賣掉自己手頭的油車,擁抱新能源汽車。但是由于開慣了油車,習慣了那種到處都能加油的方便,又聽說到了節假日,一些高速服務區還要排隊充電,所以在沒有充分試駕和剖析自己用車場景的情況下,就買了插電混動或者增程式電動車,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可油可電的“插混”車型。
但是很多小伙伴買車之后,過了一段時間,似乎都有點后悔了!后悔的點在于,為什么當初沒有一咬牙直接上純電?每次看到這樣的反饋,小編都在心里暗暗一笑,我就知道很多人得后悔,因為小編自己當初就是走過同樣彎路的車主,從油車換到增程,最終換回純電。
很多小伙伴買插混之前,想的都是有電用電,沒電用油,短途用電,長途用油,所以很多小伙伴的插混車型落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油箱加滿,準備開啟自己完全沒有續航焦慮的新能源汽車之旅。
但預設的情景和身體的“誠實”,在很多時候是會發生矛盾的。很多小伙伴買車之后,就要進行了充電了,沒有家充樁,也會到外面的充電樁進行充電,這一充就出事了!因為大家發現,很多時候充電之后純電跑,一公里可能只要1毛錢,但是燒油跑,油價動不動就7塊多,兩者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充電實在太省了。
而且純電行駛的時候,車輛沒有噪音,加速也更加順滑,也沒有震動產生。而很多插混和增程車型的發動機啟動,那轟隆隆的聲音,和田間地頭的四輪拖拉機沒什么區別,而且還伴隨著明顯的振動,有些多擋變速箱的插混車型,還會出現頓挫的情況。所以不管從成本的角度來說,還是從體驗的角度來看,純電的感覺都是更好的。
那問題就來了,當初為了沒有續航焦慮買插混,現在可全是焦慮了!因為很多車主看到了純電行駛的好處,所以就要盡可能只充電不加油,我們看到很多高速服務區的充電站,有很多插混和增程車在充電,就是這樣的道理,車主們的本能,就是盡可能多充電,少加油!但是很多插混和增程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又很短,加上充電功率普遍很低,就陷入了頻繁充電的惡性循環,越用越后悔。
而且很多車主買車之后才發現,哪有那么多詩和遠方,上下班、送孩子上下學才是核心用車場景,一年偶爾能出一兩次長途就不錯了。所以其實絕大多數小伙伴,開純電車,都不存在所謂的續航焦慮。
而且現在很多電動車的充電速度、功率,都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了,像理想、小鵬、智己等品牌的純電車,現在都支持5C的快充了,十幾分鐘就能補能三四百公里。更夸張的是比亞迪的兆瓦閃充,現在已經做到10C的快充速度了,理論上來講,一塊100度的電池,6—10分鐘就能充滿,5分鐘就能補能400公里,充電速度快到飛起,對比自己那些動不動只有40kW充電功率的插混和增程,嫌棄得直呲牙。
當然,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這一兩年的時間,國內很多主機廠和第三方服務商,正在瘋狂建設充電站。小編之前在一個服務區,就見過四家運營商的充電樁,什么國網、理想、特斯拉、蔚來,基本上都有,大家都在搶占服務區這個重要的充電場景,所以只要不是特別擁堵的路段和時間點,長途充電也是沒有什么障礙的。而且退一萬步來講,日常我們開純電車,省了那么多錢,節假日稍微多花點時間怎么了,我們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吧?
所以現在,周邊的小伙伴想要換車,我們的建議都很明確,如果是上班族,沒有那么多長途要跑,就老老實實買純電車就好了,充電速度快、續航里程長,充一次跑好多天,別在買車之前想那些不怎么切合實際的詩和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