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力壓微軟、蘋果,拿下全球第一
AI狂潮仍未降溫,黃仁勛順勢帶著英偉達一路狂飆,登上全球第一上市公司的王座。
這次的高光的時刻,英偉達超越了一直以來的對手微軟和蘋果。
自去年6月以來,英偉達、微軟和蘋果在市值榜首上不斷爭執交鋒,競爭可謂激烈。
圖源:微博
距離英偉達上次登頂,已經過去四個月。其首次登上全球市值第一是在去年6月,當時其市值達3.34萬億美元。第二次則是在今年1月21日,總市值達到近3.449萬億美元,超過蘋果3.33萬億美元的市值站上了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個月,英偉達股價飆升了近24%,這也意味著其市值在兩個月內反彈了1萬億美元,目前達到了3.45萬億美元。
探究此番英偉達創造的成績,或許我們可以從不久前發布的財報中找到答案。
5月末,英偉達剛剛發布了2026財年第一財季財報。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近70%,達到了440億美,其中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同比大增73%,達到了391億美元。
英偉達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圖源:微博
其中,英偉達的Blackwell架構芯片業績已占其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的近70%。與此同時,據了解,微軟等不少公司已經大量部署該芯片,市場對于Blackwell 的需求爆棚,訂單能見度已涵蓋至 2026 年。
Blackwell架構芯片 圖源:微博
此外,近期英偉達與全球各地企業的合作也更加頻繁。
例如,5月中旬,在特朗普牽頭下,黃仁勛宣布,拿下了沙特人工智能公司Humain1.8萬個最新人工智能芯片的大單。
可以說,AI芯片業務的狂飆和多地的合作,都為英偉達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是促成目前英偉達全球AI芯片市場的統治地位的關鍵。
當然,提到英偉達,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便是出口芯片管制。
眾所周知,為了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升級,美國政府正層層加碼技術封鎖。
此前5月,美國商務部最新聲明,任何國家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均被視為違反出口管制,而英偉達專為中國設計的H20芯片也因高內存帶寬和互聯帶寬性能“超標”,被列入禁止出口清單。
而中國市場向來在英偉達的營收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于政治博弈帶來的利益受損,英偉達方也是叫苦不迭。
圖源:微博
6月3日,英偉達首席科學家比爾·戴利(Bill Dally)表示:“美國對中國實施的人工智能出口管制禁令,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華為,大量過去替英偉達撰寫程序的中國AI研究人員,現在都在幫華為編寫軟件”。
圖源:微博
同時,比爾還表示:“中國大陸在2019年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AI高端研究人員,而如今這一比例已經接近全球的一半。華為的AI技術發展雖然仍不比英偉達,但已經能夠提供相當可靠的解決方案。”
當然,英偉達也沒有坐以待斃。為了保住中國市場的收入,英偉達正在設計一款名為“B30”的中國特供版AI芯片,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上市。
圖源:微博
B30芯片預計采用最新的Blackwell架構,并使用GDDR7顯存,而非高頻寬內存(HBM),也不采用臺積電的先進封裝技術。
同時,B30芯片將首次支持多GPU擴展,允許用戶通過連接多組芯片來打造更高性能的計算集群。多GPU擴展的能力可以顯著提升計算效率和吞吐量,因此在高性能計算和AI訓練中顯得尤為重要。
售價方面,B30芯片價格將會在65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間,遠低于H20芯片的1萬至1.2萬美元。
此外,上月在臺灣舉辦的Computex展會上,黃仁勛還展示了采用RTX Pro Blackwell架構的服務器,其最多可配備八個RTX Pro 6000 GPU,并通過內置的PCIe 6.0交換機實現高效通信,預估其將會與B30芯片采用的方案類似。
綜合以上來看,英偉達正在進行一場自我轉型:從單一芯片供貨商,轉變為 AI 基礎設施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者。目前來看,這場變革已經初具成果,并且將為全球AI 市場帶來不小的影響。
英偉達在謀更大的局
除了AI芯片這個逐漸成熟的賽道,細探最近的跡象會發現,其實英偉達在布局更大、更具爆發性的領域:機器人和自動駕駛。
根據英偉達一季度財報,汽車業務共營收6.2億美元,同比激增109%。目前,英偉達汽車業務的推進,主要是通過與領先車企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合作。
比如,英偉達在智駕領域推出的高性能計算方案:雙Thor X,是目前大多數高階智駕車型的選擇。
此前,理想汽車官宣的首款純電動SUV——理想i8延期到今年7月上市,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等英偉達的Thor硬件平臺的量產。
理想i8 圖源:微博
今年2、3月份,英偉達先后宣布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通用和韓國最大汽車制造商現代,也將使用英偉達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工廠”計劃。
此外,黃仁勛近期接受采訪時,特別提到了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系統,該系統正是由Nvidia的芯片所驅動。
同時,黃仁勛還透露,英偉達已與特斯拉和xAI將進行重磅合作,而埃隆·馬斯克的擎天柱機器人,也將使用英偉達芯片。隨后,馬斯克在X平臺轉發了這則黃仁勛的專訪。
圖源:微博
我們可以期待,或許不久的將來,英偉達的汽車業務將迎頭趕上,成為其另一個快速增長的動力。
聊完自動駕駛,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英偉達超級計算和機器人技術的融合。
黃仁勛曾表示:“從機器人的AI大腦到可供實踐的模擬世界,再到用于訓練基礎模型的AI超級計算機,NVIDIA 為機器人技術發展的每個階段提供構建模塊?!?/p>
英偉達GTC大會展示AI機器人 圖源:微博
換句話說,英偉達在機器人方面的布局將不僅僅圍繞算力芯片,其將從AI到機器人的各階段功能基礎設施拆解,形成靈活、模塊化的產品矩陣。
前不久,英偉達還推出面向物理AI的云到機器人計算平臺NVIDIA Isaac GR00T N1.5,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和工作空間配置,并在給定指令時更好地識別物體,提高拾取和放置任務的成功率。
同時推出的還有生成合成運動數據的工具NVIDIA Isaac GR00T-Dreams,以及用于加速人形機器人的開發的NVIDIA Blackwell 系統。
除此之外,目前不少人形機器人和機器人開發商都在大規模與英偉達合作。
從國內看,小鵬AI機器人Iron正在使用NVIDIA Isaac Sim和Isaac Lab模擬和訓練其人形機器人;“刷屏春晚”的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H1,也正在使用英偉達AI進行訓練。從國外看,富士康和Foxlink正在使用GR00T-Mimic藍圖進行合成運動操控生成,以加速其機器人訓練流程。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H1 圖源:微博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H1 圖源:微博
總之,一切正如黃仁勛所表示的:“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數十億臺機器人、數億輛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數十萬個機器人工廠和倉庫將被開發出來?!?/p>
我們或許可以將英偉達形容為AI時代的一面鏡子,充分映照出AI具備的無限張力。而它將會走得多快多遠,讓我們共同期待。
作者 | 宋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