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鴻蒙,我希望大家首先要明白下面這幾點:
- 鴻蒙不是只有華為在做!
- 鴻蒙系統不只是有Harmony NEXT!
- 鴻蒙的根基在開源鴻蒙OpenHarmony !
- 華為的鴻蒙電腦尤其是折疊電腦很好很創新,但是開源鴻蒙要發展壯大不能只有這些,因為開源鴻蒙最需要的是生態的構建
鴻蒙之父王成錄博士說“做一個操作系統,從技術角度來說也許不算太困難,但最難的部分是生態的構建。而生態的核心,本質上是:有沒有更多優秀的人能夠加入進來?有沒有更便捷、集中的平臺能幫助他們快速接觸、上手這個系統?這就是生態構建的關鍵?!笔澜缟险Q生過很多操作系統,他們最后的消亡基本都是因為生態沒有構建好,強如微軟也在移動端折戟沉沙,不是WindowsPhone系統做的差而是生態真的難。
開源鴻蒙應該生態如何構建?這是擺在開源鴻蒙面前最重要的問題,沒有之一。系統生態的建設需要眾多廠商的參與,而吸引廠商參與的最大因素則是用戶基數。很多年前我買過一個Lumia 800,
這是WP系統的手機,系統很流程但是生態是真不行,當初還鬧出過“支付婊”事件,因為應用廠商不愿意為用戶少的平臺投入更多精力,這需要不小的開支,即便是支付寶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產品也是一樣。開源鴻蒙如何拓展用戶數量呢?一方面是靠華為的巨大影響力,另一方面是開源鴻蒙在IOT領域的飛速擴展,不開玩笑,現在已經已經有很多的行業在采用開源鴻蒙系統了,從智慧水利、智慧城市再到智慧礦井等,這些行業都需要配合更多的傳感器,工作站等組成一個物聯網系統來監測、采集、傳輸、分析、控制系統的運行。開源鴻蒙的分布式軟總線技術在這樣的系統中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拓展大鴻蒙用戶方面華為、深開鴻等廠商都在積極推進,但是另一方面的工作卻沒人做,這就是開發者工具生態,幫助開發者更好的開發系統應用軟件。很多人可能會問“不會搭建開發環境的開發者能做好開發嗎?”“開發者真的需要這樣一款電腦嗎?”以我的工作經歷來說,開發者確實必須要搭建和熟悉開發環境,這屬于基本功,但是鴻蒙情況不太一樣:
- 開發生態極不完善,比如我在Win平臺上開發Windows應用開發完就能安裝運行,但是鴻蒙的HAP應用就無法運行,這對于開發者很不友好,開發更稱不上效率。
- 眾多南向設備開發者開發能力偏弱,并不是所有廠商的開發人員都有互聯網大廠程序員的能力,尤其是一些IOT廠商的軟件開發能力偏弱,我甚至工作過一家公司使用的開發工具落后很多年,而且不適用SVN、git等代碼管理工具,這就是現實。
而這正是開鴻BotBook(開發者版)要解決的問題,它做的是更基礎的華為沒有做的工作,這里必須給深開鴻點贊!
這款產品主要面向三類開源鴻蒙開發者:
?北向應用開發:也就是上層應用開發,自研ArkTS Project Manager插件,集成鴻蒙應用開發的全棧工具,基于Kaihong BUS分布式軟總線能力實現應用在多設備間一鍵部署;
?南向設備開發:集成完整的南向設備開發編譯工具鏈,可實現系統、硬件驅動和系統服務的開發;既支持燒錄到本機也支持燒錄到其它開源鴻蒙硬件設備。這項能力還只是初步支持,僅覆蓋少部分功能,深開鴻計劃今年年底支持完整的南向一站式開發。
?系統二次開發:提供KaihongOS桌面版鏡像包,支持反復加載、卸載;提供KaihongOS桌面版二次開發包(源碼包、編譯指南),支持個性化系統深度開發。
開鴻BotBook(開發者版)我借來用了幾天了,第一感受是它還是挺有特色,開機動畫Kaihong突出了AI,事實上AI也是它的一個特色,系統自帶數字人可以根據手冊本地部署,鍵盤上的上K則是紅色按鍵。系統則是預裝KaihongOS 桌面版,KaihongOS是基于OpenHarmony的系統,這就像Ubuntu之于Linux一樣。開源的OpenHarmony就相當于Linux,華為的HarmonyOS NEXT就是它的一個發行版,而深開鴻的KaihongOS則是另一個發行版,此外還有其它OpenHarmony發行版,他們都是大鴻蒙生態的一份子。
我們來看這款筆記本,它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可以直接在應用商店中找到VS Code進行安裝,當然這個安裝是建立在容器上的,不過這不重要,不影響我們使用。因為開源鴻蒙的生態還在建設中,所以KaihongOS桌面版中有兩個應用引擎“開鴻桌面應用引擎”和“開鴻移動應用引擎” ,通過這種方式更好的搭建這個平臺。
在Windows上用VS Code直接開發、編譯、運行、安裝都是很方便的,但是鴻蒙目前還不行,這里面深開鴻做了哪些工作呢?
- 將主流的開發工具VS Code移植到KaihongOS桌面版上,與平時所用的幾乎一模一樣;
- Ark Project Manager 插件,把ArkTS、UI框架、編譯器等整合進VS Code,代碼高亮、智能聯想、錯誤提示、代碼補全等一系列現代編程功能都具備;
通過它我們可以直接創建ArkTS工程,并直接在本地編譯、簽名、部署、運行,而且編譯完的HAP包還能直接安裝在本機上,也就是說在開鴻BotBook上可以一站式的進行開發。
不要以為這就是理所當然的,之前的鴻蒙開發不是這樣的,因為開發的Windwos平臺是無法安裝運行鴻蒙的應用軟件的,所以要先把它導入搭載鴻蒙的設備上,才能看到它運行的效果,如果有問題再切回Windows環境進行修改。這在開發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浪費,非常影響開源鴻蒙的生態建設,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開鴻BotBook做的就是利其器的工作,在KaihongOS桌面版上實現了“所見即所得”一站式體驗,不再需要通過 USB 連接設備部署,大大提升了效率。
除此之外,它還在做一件我認為對開發者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在把各種硬件、系統開發所需的組件和庫,完整遷移到KaihongOS平臺上。為什么這么說呢?接觸過硬件的開發一定都知道,不同的硬件設備需要不同的支持,比如比如燒錄芯片的工具要去芯片廠商那下載,可能涉及不同的驅動等,很多事情都很繁瑣,如果這些都能在一個平臺上很方便的完成,對硬件開發者來說這真是善莫大焉。目前深開鴻也在做這件事兒,根據王博透露的時間應該是年底可以交付完整的一站式系統。
最初我對開發者版是有些嗤之以鼻的,認為不會搭建開發環境,不熟練掌握調試的開發者是做不好開發的,但是在使用幾天開鴻Botbook,開始接觸開源鴻蒙開發后覺得,這真的有必要。做生態很難,生態的起步更難,畢竟連開發工具都沒有很順手的,很多東西都還很簡陋,比如這個輸入法就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是這不僅涉及到工作還涉及到金錢和時間,需要廣大開發者的參與。只有持續的迭代下去才有希望,根據王博的講話,我們得知后續會發布臺式機形態高性能的開發平臺;今年 Q4,還會發布一款特別有助于提升編程效率的第二代產品。此外還會提供持續服務:每兩周做一次版本推送,每兩個月一次大版本更新,這個過程會持續進行。
系統難,生態更難,還好有這么多公司和開發者還在不對的推進,開源鴻蒙生態的成功不能只依靠華為,開鴻Botbook影響力遠沒有華為鴻蒙折疊電腦那么大,但是在推動開源鴻蒙生態發展這件事兒上開鴻Botbook影響可能更深遠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