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對IT售后服務的需求不只是“有問題就修復”的被動式響應,更需要有技術的深度、響應的速度和服務的溫度。
凌晨 3 點,服務器突然宕機,用戶投訴電話響個不停;
產品上線在即,壓測卻發現架構設計存在致命缺陷;
業務快速增長,現有系統已經無法承載更大的并發量;
用戶要體驗、市場競爭要時間、企業經營要成本,不可能的三角互相打架;……
類似的焦慮和無助,很多程序員都感同身受。技術問題往往來得突然而猛烈,而解決問題的時間窗口卻總是有限。
在這種泰山壓頂、孤立無援的時刻,企業最需要的不僅是一個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技術團隊,更需要一群真正懂技術、懂業務、懂需求痛點的伙伴。
當然,能時不時過來背個鍋就最好不過了
如今,云計算已經進入了AI融合的新時期,企業業務對IT的響應需求越來越高,程序員的技術焦慮癥越來越嚴重,技術服務也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有問題就修復”的被動式響應,而是要在技術深度、響應速度和服務溫度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
我們將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現騰訊云的售后服務團隊,如何靠著上述的三重售后維度去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大小的客戶需求。而從這些故事里,我們也能看到一支云大廠的售后團隊在背后到底是如何運轉的。
01
騰訊云售后團隊大起底
騰訊云的銷售團隊,經常問客戶一個問題:在選擇云廠商時,最關心的是什么?
得到的回答,無非圍繞幾個關鍵詞:穩定性、可靠性、產品能力、性價比,以及售后服務與技術支持
但企業IT人員在服務部署時,總會先想到一個問題:市面上這么多的開源框架,性能完全不輸商業軟件,社區更新效率還更高,為什么我不用免費的產品而要去采購付費的服務?
畢竟能白嫖,誰也不愿意付費。
而在實際落地以后,卻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開源軟件需要自己部署、自己調試、自己維護,如果出現因版本「feature」 導致的bug,需要等到下一次甚至更久以后的版本更新才能解決,而企業的業務卻一天也停不下腳步。
這也是為什么,企業客戶往往都會選擇云廠商來托管自己的業務,除了技術能力、穩定、可靠這些關鍵詞,最被看重卻又往往忽視的就是云廠商的售后服務與技術支持能力。
騰訊云已經搭建了體系完善的售后服務團隊,包含了“四大天團”:大客戶售后,中小企業及開發者服務,另外兩個部分是兩個產品的團隊:騰訊云安燈(ITSM服務管理平臺)、騰訊云顧問(云上治理平臺)。
不同的售后團隊服務的客戶,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大型企業的 IT 能力比較強,他們可能會對騰訊這么大的體量企業內部如何實踐感興趣。
騰訊云售后團隊有一個技術顧問的角色,很多客戶存在容量規劃、架構優化、穩定性治理上的需求,騰訊云有專業的同學來給他提供服務,同時會把騰訊在內部形成的最佳實踐給到客戶,讓他們能夠直接“抄作業”。
而中小企業客戶對于售后服務的要求,是要快速地找到服務,快速地解決問題,服務過程專業且舒心。為此,騰訊云設立了超于行業水準的服務SLA的標準,同時構建了智能陪練、智能客服、智能質檢、智能輔助四個智能體來確保服務過程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除了靠人,騰訊云在售后體系的構建之初,也提出需要構建自己的核心價值,通過產品的方式沉淀下來。所以,騰訊云內部也孵化下來的兩款平臺型產品——騰訊云安燈和騰訊云顧問,服務數百萬客戶群體,幫助他們提升精益管理能力與一站式、可視化治理能力。
未來,騰訊云售后團隊還將持續通過AI能力升級,以技術賦能的方式,持續迭代把服務的價值再上一個臺階。
02
技術深度:騰訊云大客戶售后團隊實錄
“客戶反饋數據被誤刪除了,備份也沒了……”
“客戶業務對時延比較敏感,要求做到100毫秒以內問題排查。”
“某次機房故障,客戶核心業務受損數小時,客戶想要做高可用建設。”
大客戶售后團隊所服務的客戶會面臨業內最嚴苛的IT訴求,他們在云上的每一次0和1的跳動可能牽動的都是千億規模的業務級別。這些企業有的分屬金融行業,有的分屬游戲行業,有的分屬電商行業,各有各的業務特點,各有各的技術訴求,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期待:騰訊云服務團隊不僅要懂業務,甚至要比自己更懂業務
身經百戰的騰訊云大客戶售后團隊會針對于不同行業屬性的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解決客戶最核心的業務場景里面最痛的技術難題:
“售后團隊聯合行業一起介入,幫助客戶從0到1建設了同城雙活、異地災備的兩地三中心架構,最終把可用區級的故障RTO降低至15分鐘,然后地域級故障的RTO降低至30分鐘。”
“我們給客戶做了多套的備份方案,最終其中一份備份數據起到了作用,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危機。”
“3分鐘騰訊會議機制,基于安燈這樣的一個流程管理體系,我們能夠快速的拉起后端團隊和專家組應急知識,保證問題能夠快速的響應并且得到解決。”
就像騰訊云大客戶售后服務總監胡學鵬所說:
“服務這個東西,它是一個綜合體,它不是某一個因素。有的客戶,可能重要的時間節點,就是需要你在這個時間內要零故障,就需要你陪伴,希望你更懂我的架構,給我提供專業的巡檢建議,如果真的有極端場景出現,你有沒有好的預案。專業加用心,才有可能得到口碑。”
03
響應速度:騰訊云中小企業售后團隊實錄
這是騰訊云售后服務團隊中接觸客戶數量最多的團隊,支持了上百萬的開發者和中小企業客戶,扮演著騰訊云基礎服務口碑守護人的角色。
不同于大客戶,中小企業的業務場景其實相對沒那么復雜,反饋的問題往往會更加具體,他們更多的期望在于,云怎么快速解決我在當前業務場景下遇到的問題,響應能夠更加及時
中小企業客戶售后服務最大的挑戰,在于如何滿足不同客群的差異化服務需求,同時保證服務的卓越口碑與良好體驗。
騰訊云中小企業售后團隊的答案是,建立高于行業水平的服務標準+從人工到智能的服務進化+始終與客戶站在一起,以第一時間的響應速度,疊加從客戶視角出發的服務意識,讓每一位客戶的問題被解決,存在被尊重。
在AI提效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讓中小企業客戶享受到AI技術突飛猛進帶來的紅利,也是騰訊云中小企業售后團隊思考的重點。
“我們團隊規劃有一個4321的計劃,通過智能客服、智能輔助、智能質檢,還有智能陪練,四個智能化建設,提升在線、工單、熱線三大服務通道的能力,挖掘服務、產品兩大類的共性問題,促進產品和服務口碑提升這一個核心目標的達成。”騰訊云中小企業售后服務總監王敏說。
“其實每一個用戶我都能理解他,沒有人是平白無故生氣的,平白無故找別人茬的,肯定都是會有一些原因,會有一些背后他可能沒有表達的一些內情,我了解他的這些內情之后,其實我覺得他給我的不是負面的一些情緒,他給我的是我們本身服務的一些細節點。”
客戶“虐”我千百遍,而騰訊云的宗旨是待客戶如初戀。
04
服務溫度:騰訊云安燈&云顧問團隊實錄
售后靠堆人頭,是業內常見的做法。但背后存在一個悖論,人手永遠是不夠的,被問題驅動永遠都會疲于奔命。如何把這些服務的過程和經驗沉淀成一個可復制、可依賴的平臺就成了關鍵,相當于是解決好了一個問題,就能讓團隊快速的處理一類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云孵化出了安燈和云顧問這兩個平臺型產品。
騰訊云安燈是基于ITIL的架構和精益管理思想所構建出來的一個IT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SLA保障,提升客戶的體驗和滿意度。
安燈的產品價值在于將客戶的服務請求和問題,實現了從提出到解決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在客戶周期性的服務review中,可以直接在客戶現場打開“服務360”進行講解,客戶對于服務事項的反饋也可以得到真實客觀的記錄。
數百萬的客戶,都可以在騰訊云的官網、在線工單、熱線以及各種客戶服務的群,隨時獲取安燈所構建的這套體系的能力,大概每個月都有數十萬個服務量的量級。
在企業IT服務中,有一個崗位至關重要,卻又常常處于技術人鄙視鏈的底端——運維。業內曾有個段子調侃過運維工程師——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老板會問你,你在做什么。如果出了問題,老板也會問你,你在做什么。
“我們希望是通過一個運維的集中化和可視化的管理平臺,讓運維工程師的價值被看見。”騰訊云顧問產品總經理許小川說,騰訊云顧問的意義,就在于讓運維人員的價值被看見。
騰訊云顧問通過提供一站式的、可視化的云上卓越架構治理平臺,從云系統架構圖的設計、評估、治理、驗證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為客戶提供基于云架構的卓越架構的評估,讓運維人員的存在感直接拉滿。
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程序員往往容易被各種新概念、新架構、新工具所包圍,卻容易忽略技術服務的本質——用專業的技術能力去解決真實的業務問題,用人性化的服務去溫暖每一個焦慮的開發者。
騰訊云技術服務團隊在做的事情,其實傳遞了IT服務的幾個真諦:
真正的技術深度,不是炫技,而是能夠深入業務本質,找到最適合的技術解決方案;
真正的響應速度,不是簡單的快速回復,而是在理解問題的基礎上,迅速定位核心問題并給出可行的解決路徑;
真正的服務溫度,不是客套的話術,而是站在客戶角度思考,真正為客戶的業務成功負責。
眾所周知,一套好的代碼不僅要功能完善,更要易于維護和擴展。同理,好的技術服務也不僅要解決當下的問題,更要為客戶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技術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而優秀的技術服務則會讓技術變得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