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協同發力推動并購重組高質量發展
?一、中央政策深化改革?
?證監會修訂《重組辦法》?:
2025年5月,證監會優化重組審核流程,建立分期支付機制(注冊有效期延長至48個月),并新設簡易審核程序(5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監管包容度提升,允許收購未盈利科技企業,支持跨行業并購。
?滬深交易所規則升級?:
上交所將小額快速審核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深交所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壓實中介責任,同步提升審核效率。
?二、地方政策密集落地?
?鄭州方案(2025年1月)?:
目標2027年完成200億元并購交易規模,培育3家國際競爭力上市公司,聚焦產業整合與升級。
?上海行動(2024年12月)?:
計劃形成3000億元并購規模,設立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基金,重點支持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領域重組。
?三、活躍度飆升:科技與國資并購主導?
?1. 交易數據爆發式增長?
2025年一季度A股并購重組交易額達920.95億元,同比激增432%;交易數量從7起增至20起,頭部券商市場份額占比近70%。
央國企并購平均交易規模達137.1億元(2024年數據),為2023年的6倍,中國寶武、中國稀土等通過橫向并購提升產業集中度。
?2. 行業趨勢?
?科技并購為核心驅動?:
科創板公司頻繁收購未盈利“硬科技”企業(如芯聯集成、納芯微);2025年一季度半導體、醫療健康跨境并購活躍,典型案例包括光弘科技7.33億元收購法國EMS企業。
?國資主導市場整合?:
央國企并購案例占比超40%,地方國資注入優質資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央企“鏈主”作用凸顯,如中國中車并購德國軌道交通技術公司補強短板。
?小市值公司跨界轉型?:
截至2024年底,50億元市值以下公司達2665家(占總數50%)。新政鼓勵其通過并購半導體、AI等賽道標的尋求突圍。
?政策成效?:新規實施后,A股累計披露資產重組超1400單(含重大重組160余單),科技整合與國資改革成為核心方向。私募基金“鎖定期反向掛鉤”機制進一步暢通長期資本退出渠道。
相關核心概念股梳理,尤其最后一家“蛇吞象”重組黑馬:
第一家:保變電氣
公司接到兵器裝備集團通知,正在與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輸變電裝備業務整合事宜,可能導致控股股東變更。
第二家:焦作萬方
擬發行股份購買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等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開曼鋁業(三門峽)有限公司100%股權。
第三家:陽谷華泰
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波米科技100%股份。
第四家:電投產融
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國電投核能有限公司控股權,同時置出國家電投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權。
第五家:天元寵物
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廣州淘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為大家挖掘的一家“蛇吞象”重組黑馬,市值相差34倍,預期差極大!
1、公司實錘并購重組!控股股東變更與資產置換雙線并進,更換大股東名字(民企轉國資)集團資產1700億。
2、股權轉讓39股份+資產置換57%,裝入盈利資產,換出虧損資產。
3、股價僅5元,市值50億,橫盤筑底7年,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近期底部量能異動,游資機構紛紛潛入埋伏,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為避免打擾主力,這里不多說了。想知曉的朋友訟重號:老張記市。深知各位小散戶不易,愿意與大家共同前行!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使用,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情況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章、音視頻等)及操作僅供參考,不指導買賣,不保證收益,投資者應獨立決策并自擔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