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一色,石韻生輝。為做好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平潭法院緊緊圍繞“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通過強化司法保護、深化法治宣傳等舉措,著力構建全方位司法保護體系,以堅實的“法治屏障”守護海島生態瑰寶。
石牌洋作為平潭最具代表性的海蝕地貌景觀,是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要生態名片。6月5日,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聯合區旅游文體局、蘇平片區管理局、區執法應急局、區文旅集團在石牌洋景區發布《海壇風景名勝區司法保護令》,以法治之名守護這顆“海壇明珠”。這是平潭發出的首份生態司法保護令,標志著平潭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從個案打擊向源頭預防延伸,也是落實“司法助力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關鍵一步。
“有了這塊法治門牌,石牌洋就像有了‘護身符’!”景區管理人員看著新設立的《司法保護令》標識牌說道。
“石牌洋是地球活動的‘活化石’,這紙司法保護令不僅是約束,更旨在喚醒全社會珍視自然瑰寶的意識,凝聚起守護平潭碧海銀灘、留住海島鄉愁的世代共識。”平潭法院行政與生態環境審判庭負責人林衛國表示。
揭牌儀式結束后,法院干警與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沿著石牌洋海岸線開展了首次聯合巡護并進行了普法宣傳,通過向游客發放宣傳手冊,講解典型案例,倡導文明旅游理念,引導游客和居民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同日下午,平潭法院聯合區自然資源局、區檢察院等單位,在龍王頭海漁廣場開展“六五環境日”普法宣傳活動。活動現場,法院干警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普及《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并著重“以案釋法”。干警們介紹了法院近年來審理的濫伐林木、非法捕撈水產品、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非法采礦等典型案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后果,進一步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凝聚共同筑牢生態環境保護屏障的合力。活動共發放宣傳手冊50余份,解答咨詢2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眾生態環保法治意識,營造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紙法令護奇礁,萬年石韻譜新篇。平潭法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形成保護合力,積極探索司法保護令的運用,以司法之力守護國際旅游島的碧海藍天。
供稿:陳曉燕
編輯:王夢露
校對:蔡秋梅
審核:郭劍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