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孫儷社交賬號評論區突然涌入大量爭議。網友痛批其“國內賺錢國外享受”,甚至喊話“移民就別回來”。
這場風波的導火索,是港媒曝出孫儷全家移民倫敦購房,疑似為子女教育鋪路。
教育布局早有伏筆
早在2014年,孫儷鄧超就通過香港優才計劃入籍。同年女兒小花在香港出生獲得身份證,時間點精準得耐人尋味。細看其子女培養路徑:女兒拉丁舞斬獲倫敦冠軍、兒子籃球特訓頻被拍、鋼琴師從李云迪——每項才藝都是國際名校加分項。去年全家高調參觀劍橋大學(籃球特長生加分院校),更被視作關鍵信號。
跨國教育引發立場質疑 爭議背后的教育焦慮 深度視角
網友扒出更多細節:兒童節女兒畫作用英文標注,節日賀卡英文占比超中文。孫儷與倫敦淵源頗深,從童年游歷到拍攝《屋頂上的綠寶石》,近年更頻繁現身倫敦看溫網。部分觀眾直言濾鏡破碎:"《甄嬛傳》積累的好感快敗光了!看看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認為孫儷的選擇折射出千萬中國家庭的困境。據《2024中國家庭教育支出報告》,87%高凈值家庭考慮海外教育資源。但公眾人物的特殊性在于:去年被曝捐贈超900萬助學,如今仍難逃輿論反噬。
當#明星移民#成為流量密碼,我們更該思考:愛國情懷與教育選擇真是非黑即白嗎?孫儷事件本質是全球化時代的教育資源博弈。就像網友說的:"拉丁舞冠軍不會自動變成中國舞,但國際賽場奪冠何嘗不是另一種文化輸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