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句話說,聞鼙鼓而思良將。意思是打仗必須要有優秀的人才。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必須聚集一批優秀的人才。而能夠識別這些人才,從而得到更好地提拔和培養,則關鍵在于領導,正如諸葛亮在《將苑》中說:人“有溫良而偽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正因為存在這些因素“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十年期。”對隊伍中的優秀苗子,領導經過長期的發掘,便能為取得更大的勝利奠定基礎。
在革命戰爭年代,有一位著名戰將丁盛率領的一支部隊就涌現了一大批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后來擔任過副總參謀長的韓懷智中將。
韓懷智是河北平山古月鎮人,當年,八路軍在他的家鄉建立了根據地,15歲的他便毅然參加了八路軍,由于讀了點書有文化,很快就被領導看中,擔任團部的一名測繪員。他的這種工作是幫助一線作戰的指揮員研究分析作戰的地形,及時、準確、不間斷地提供部隊可操作的地形資料,其中著名的平山溫塘伏擊戰中他的表現得到了領導的表揚。
1938年冬,一股千人的日軍突襲八路軍駐地,為此,上級決定在平山溫塘至紅岸河寨兩岸占據有利地形,設好埋伏陣地,狠狠地打擊入侵之敵,此時,雖然是第一次上戰場的韓懷智,很快就把重要隘口、重要的山谷的位置描繪出來交給領導。為此,領導根據他測繪的資料部署火力。
當我軍各部順利地到達指定的埋伏地點后不久,日軍以“一字長蛇陣”進入伏擊圈,三里長的部隊,首尾不相顧。此時,只聽指揮員一聲令下,剎那間, 陣地硝煙彌漫、彈雨橫飛,喊殺震天,打得日軍鬼哭狠嚎,死傷累累。我軍與日軍激戰5個多小時,消滅日軍近千人,取得反“掃蕩”的重大勝利。
此役,不僅打出了我軍的威風,也給日本侵略者一個沉重打擊,為晉察冀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奠定了基礎。當年,韓懷智只是一名剛入伍不久的測繪員,但領導認為他立下了功勞,此役過后,他很快加入組織并提了干。擔任班長、參謀、連長、副科長等職,參加了反“九路圍攻”作戰、開辟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冀南區春季反“掃蕩”、香城固戰斗、太行區夏季反“掃蕩”作戰和“百團大戰”。
抗戰時期,年輕的韓懷智雖然是一名基層干部,隨后,被領導作為重要培養對象,安排他到抗大學習,畢業之后到熱遼縱隊二十七旅擔任團參謀長。而這個旅的旅長,正是后來大名鼎鼎的“丁大膽”丁盛,從此,十數年來跟隨著他南征北戰,先后參加保衛四平、遼沈、平津、渡江、衡寶等戰役、為解放湘、鄂、粵做出了貢獻。后來又參加抗美援朝、金城戰役、瓦弄大捷、對越反擊,對外作戰保持全勝,在實戰中接受了血與火的檢驗。
先說遼沈戰役期間,韓懷智所部奉命攻打錦州,由于天降大霧,一些敵軍暗火力點沒有被炮火摧毀,他的這個團幾次攻擊都被火力壓制,黃昏拿下陣地后損失過半,此時,身為副團長的他率領一個營,按“四組一隊”組成火力、爆碉、突擊、支援小組,親自沖鋒,經二小時的激戰,終于摧毀敵人堅固的工事,錦州外圍東大梁撕開一個口子,雖然戰斗極為慘烈,但他毫無畏懼,勇敢沖鋒的他給領導留下深刻印象。
再說平津戰役的天津攻堅戰中,韓懷智團被丁盛布置的任務是負責拔掉民權門范家堡。他經過戰前細致的勘察,發現敵人在明處,我們在暗處,可以采用土工作業,于是我軍大量挖掘交通壕,有的離敵人設置的鐵絲網只數十米,被人稱為“膽子不小”。挖好之后 他下令把山炮推到敵前沿,進行近距離轟炸,結果硬是把守軍陳長捷認定固若金湯的“標準工事”,連續不斷地炮轟,炸成了“豆腐渣工程”,為我軍掃除了前進的障礙。韓懷智在戰場上的冷靜、果斷、智取,得到了官兵的一致好評。
接下來,韓懷智所部跟隨丁盛進軍南方,穿越衡寶公路,因電臺失聯孤軍深入白崇禧的大軍。他的這個團作為整個師的前鋒,在黃土鋪率先遇敵主力,韓懷智果斷決定以快制勝立即攻擊。沒想到這一沖就撞到了鋼七軍軍部,韓懷智率3個營釘在陣地擋住敵軍退路。與敵激戰,從此拉開了“腰斬七軍”的帷幕,戰后,該團榮獲 “猛虎撲羊群”錦旗一面。
抗美援朝打響之后,已經升任副師長的韓懷智奉命入朝參戰,此時,他的妻子王玲也多次請戰,隨后經上級批準擔任干部部助理員,夫妻一同參加了抗美援朝。在龍潭里、殷山、新倉里一線,擔負西海岸抗敵登陸及平壤反空降任務,金城反擊戰打響,所部向梨實洞、北亭嶺攻擊,此役,殲敵一千多,擊毀坦克3輛,繳獲迫擊炮4門,步槍193支,抗美援朝勝利回國后1955年授銜,韓懷智為上校(1962年升大校)。
夫妻在朝鮮合影
1962年秋,西南邊際的印度在我國邊境不斷向邊境部隊發起挑釁,制造邊界沖突,我方多次呼吁用和平談判方式解決爭端無果的情況下,忍無可忍,被迫進行反擊。其時,正在四川西部和北部開荒生產的韓懷智部,立即放下鋤頭鐮刀,全師八千多人跟隨“丁指”奔赴前線,發揮其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善于攻堅戰的特長,很快就把敵人分割包圍,在兩天后一場漂亮的反擊戰中,通過激烈的征戰,讓考爾中將和他的部隊成為“甕中之鱉”,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揚名立萬的瓦弄大捷,在高原邊陲捍衛了祖國尊嚴。
隨后,戰功赫赫的韓懷智擔任軍長,在七十年代末,又一名南方鄰國越南在邊境進行挑釁,制造事端,有打擊外國侵略者經驗的他,率領全軍南下廣西邊境,參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此時,韓懷智的兒子韓東軍申請參加前線作戰。
韓東軍1952年1月出生,16歲便繼承父志參軍入伍,當了一名普通的步兵。他從通信員干起,歷經師政治部保衛科干事、團政治處保衛股股長、軍事法院審判員。后來,第43軍被裁撤,他隨部編入父親的老部隊——第54軍。到達前線后,韓懷智特別交代兒子所在的團的團長:到了戰場上,韓東軍只是你手下一個兵,不再是軍長兒子!你要把他和別的官兵相同對待,不能搞特殊化。
戰斗打響后,韓懷智作為軍長親臨前線,參加諒山作戰,他的前指深入縱深50公里,針對越南人的那種所謂“游擊戰”打法,他通過研究,總結經驗:分干包片,反復搜索;先圍后搜,搜堵結合;分進合進,向心搜索;夜伏晝搜,明走暗伏。清剿班莊、高平、重慶以北時,戰果顯著,轉戰26天五戰五勝,獲得全軍里唯一的師級“集體三等功”。
有一次在戰場上,韓東軍跟隨團指揮所路經縣城與軍部前指不期而遇,軍長韓懷智很驚訝,沒想到會在戰場偶遇,沒有任何家常話,開口便問兒子問:“打仗表現的怎么樣?”兒子答:“沒有給您丟臉,昨天我率一個班炸毀了敵人一個屯兵洞。”父親聽了之后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隨后嚴肅對兒子說:“老子不怕死,你也要不怕死,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要敢于沖鋒陷陣!”兒子回答:“是,記住了!”并囑咐父親也要保重身體,隨即向父親“啪”地敬了個標準的軍禮,轉身跑回卡車,追趕部隊。的確,韓東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沒讓父親失望,他所在的部隊先后參加復合、坂豬、班占、耕蠻、廣淵等多次戰斗,為此他榮立三等功。
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后,因為歷次作戰表現優異,韓懷智擔任總參謀長助理,后任副總參謀長,被授予中將軍銜,軍銜超過了他的老首長丁盛少將。他的兒子韓東軍回國后,因戰功得到晉升,先后任副處長、處長、團政委、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副院長,后晉升為少將軍銜。一對從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拼打出來的父子將軍,他們的榮耀讓后人敬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