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一天,時任吉林省白城軍分區司令員的鄭其貴,正在街上散步時,突然被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抱住了。
警衛員剛想上前阻攔,就聽見對方激動地說:“師長,是我啊!”
鄭其貴定睛一看,這才發現原來他竟然是自己曾經的警衛班長王富貴!他不禁熱淚盈眶道:“你不是犧牲了嗎?沒想到你竟然還活著……”
說著,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當年的那場慘戰,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
不過讓鄭其貴感到訝異的是,王富貴既然還活著,理應受到優待,為何生活如此落魄呢?當年究竟發生了什么?
辛酸的革命經歷
鄭其貴出生在安徽金寨的一個窮苦農民家庭。和很多老紅軍一樣,他也是在十五六歲時便參軍入伍了。
那時他一直跟隨徐向前元帥在鄂豫皖根據地轉戰。可以說,彼時的他在戰場上的勇猛程度,不亞于許世友、韓先楚等諸位猛將。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他也能一路戰斗到革命勝利,成為新中國的一枚將星。
但可惜的是,在1932年,他隨部轉移到川陜作戰時,不幸身受重傷,一只手也落下了終身殘疾。
這就導致他直接退出了前線指揮崗位。后來上級為了照顧他,將他調到了醫院,讓他一邊養傷一邊任職紅九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
等全面抗戰開始后,他又來到了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到了解放時期,他擔任的也都是像晉冀魯豫軍區團政委、太岳軍區獨立旅政治部主任這樣的政工職位,可以說上前線的時間就更少了。
但這并未澆滅鄭其貴征戰沙場的熱情。而到了建國后,他也終于迎來了披甲上陣的機會。
1951年,他被任命為志愿軍60軍180師師長,奉命入朝參戰。
當他得知自己終于有機會可以保家衛國時,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但他沒想到的是,朝鮮戰場上的一仗成為了他揮之不去的噩夢。
一場慘烈的戰斗
鄭其貴率部入朝時,第四次戰役剛剛結束。彼時我軍已經攻下漢城,而敵人也已經被打退到三八線以南,全軍上下都樂觀地認為勝利就在眼前。
180師來到戰場后并沒有立即參加大規模戰役,而是每天奔走各處還擊反撲之敵。
那時部隊每天都要背著40公斤以上的裝備,強行軍100多里。有時候經過敵人封鎖區時,戰士們往往一跑就是二、三十里,很多指戰員都會累得大口吐血。
雖然很辛苦,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鄭其貴看著斗志昂揚的士兵們,也對接下來的戰斗充滿了期待。
4月22日,第五次戰役正式打響。60軍以181師、179師兩支主力部隊作為第一梯隊以及第二梯隊,率先向敵發起進攻。
而180師因為作戰經驗較少就被當成了預備隊。
直到進行到第二階段,兩支主力師被調走后,180師才正式加入到了戰斗序列中。
當時180師的任務是在大龍山地區附近,切斷美軍與韓軍的聯系,牽制美陸戰1師以及美7師,策應主戰場的順利進行。
收到作戰命令后,180師便一路高歌猛進,先是強渡北漢江,又攻克了杜武洞、倉村里,在一天之內就擊毀了十輛敵坦克,并殲滅一個連。
然而,就在我軍想要一鼓作氣繼續向敵人沖鋒時,后勤卻出現了問題。
原來是因為我軍運輸工具太少,而戰士們前進又太過迅猛,導致彈藥糧食接濟不上。
此時美軍的援軍已經從四面八方趕來。為了避免我軍陷入被敵夾擊的險境中,彭老總當即下令全軍回撤休整。
原本被打怕的敵軍見我軍開始陸陸續續后撤,推測出是我軍的后勤出了問題。于是他們立即開了瘋狂的反撲。
而180師因為一直在最前沿,我軍開始撤退后他們便成為了殿后部隊,他們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敵人的重點打擊目標。
其實若是戰斗經驗豐富的指戰員,面對這種情況都會見機行事,一邊掩護大部隊撤退,一邊組織部隊自行撤離。
但因為鄭其貴戰斗經驗比較缺乏,于是在收到掩護任務后他便死守命令,一步也沒讓戰士們后退過。
到了第二天,他才發現右鄰的友軍63軍已經提前撤退了。這樣一來,180師便直接暴露在了敵人的視線之內。
于是他急忙將情況報告給了60軍長韋杰。等上級發出撤退命令后,他才開始率部行動起來。
但此時美7師、24師以及韓軍第六師已經對180師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
就這樣,戰士們以寡敵眾,在幾天幾夜沒吃飯的情況下又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惡戰。
火上澆油的是,此時兵團總部又傳來消息:由于運力缺乏,12軍、15軍以及60軍總共有7000多名傷員還未撤離。
上級指示60軍各部暫停撤離,繼續阻擊敵人,等運走傷員后再撤退。
這個任務對于60軍其他部隊并不算太難,但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180師已經與敵人激戰幾個晝夜,戰斗力也已經到極限。
他們不得已又與敵人糾纏了五個晝夜,到最后整支部隊已經傷亡慘重。
等到全軍撤退時,3兵團總部的電臺又被敵機炸毀,180師又一次沒接收到撤退的指示。
眼看情況越來越緊急,鄭其貴終于意識到了不對勁,連忙率領部隊向史倉里突圍。
此時戰場上的態勢已經扭轉,敵人在我軍后面窮追猛打。在一番顛簸下,鄭其貴只帶著400人突圍成功,有7000多人陣亡或被俘。
戰斗結束后,彭老總發了好大一通火。從兵團到軍再到師,幾乎所有干部都認真做了檢討,總結了失敗的教訓。
由于180師堅定不移地執行了掩護任務,彭老總不忍心太過責怪鄭其貴,只讓他一定要記住這次失誤。
上級不批評,不代表鄭其貴心中就輕松了。
這場戰斗永遠成為了他心中的疙瘩,每當想起犧牲的戰友們,他總是會默默掉眼淚。
老友重逢
1959年,他被任命為吉林省白城軍分區司令員,開始致力于軍隊建設。
這天,他在街上散步,突然被一個穿著破舊的男人抱住了。他下意識想反抗,但對方卻先一步開口道:“師長,是我啊!”
一聽“師長”兩個字,鄭其貴立即想起了當年的180師。他仔細打量了對方一番后才發現,這人竟然是“早已犧牲”的警衛班長王富貴!
他頓時激動不已,當年180師的老部下們很多都已經退休了,他沒想到能在這里與老戰友重逢。
兩人經過交談后他才得知,原來王富貴當年并沒有犧牲,而是被敵人俘虜了。直到美軍簽署了停戰協議后,他才被釋放。
和鄭其貴一樣,王富貴也放不下那次慘痛的經歷。他認為自己給大家丟了臉,所以默默離開了部隊,也沒有回到家鄉,而是一直到各地打工。
他也一直想見一見當年的老戰友,但始終沒有機會。沒想到這次他竟然在街上遇到了老師長。
兩人互相訴說著這些年的經歷,都紛紛流下了熱淚來。
后來,鄭其貴便將王富貴安排到了軍區農場管理軍馬,讓他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其實不管成敗與否,不管軍功高低,那些為了國家在戰場上奮戰的每一位戰士,都是國家的功臣。他們的功勛也會被留在歷史長河中,永不磨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