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天就期末考試了,近期我將用三篇文章梳理考試中占分最多的三大板塊:現代文閱讀、作文、文言文。今天這篇文章,梳理閱讀答題中的幾個重要細節。也提出幾個問題供大家思考。
1、閱讀是先看文章,還是先看題,你覺得哪種更好?
2、如何看文章,如何讀題,閱讀有答題流程嗎?
3、如何快速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
4、閱讀常考哪些題型,要背答題公式嗎?
5、請用幾個字總結閱讀答題方法?
閱讀理解的問題,實在太多,以前我做過很多研究,具體方法可以關注下面的文章。剛才5個問題里面都有解答,這里再補充三點。
一、答題時間不夠用
我發現考試中,最耽擱孩子答題時間的就是現代文板塊。作文寫不完或是匆忙收尾的原因,大多是沒有控制好現代文閱讀答題速度導致的。
大部分地區是兩篇閱讀理解,分值30分左右。答題時間參考分值,兩篇閱讀答題時間應控制在35分鐘左右。如果左思右想,徘徊不定,就會出現作文時間不夠用。
所以平常訓練閱讀題,要嚴格控制時間,把平常當考試,才不會出現這種意外事件。
參考每道題分值,可以預估答題時間,3分選擇題,最多使用兩分鐘,留出時間給問答題。問答題寫多少信息,也是參考分值,學會分點作答,拿不準的地方,有時間還能補充。
二、文章看不懂怎么辦
語文考試中閱讀題難度并不是穩定的,這和其他學科不一樣。很多地方初一期末考試閱讀題都是中考真題,所以說語文學科初一和初三并沒有明顯的難度值界定。
考試中遇到看不懂的文章,也不足為怪。尤其是散文閱讀,很多句子含義模糊。這和孩子閱讀量和生活閱歷有關。
精讀有深度文章,豐富孩子的閱歷,有助于理解能力的提升。
遇到看不懂文章也不要著急,記住文章看不懂,并不表明你拿不到分數。很多語文老師說過,閱讀理解只要你寫了,老師都會給你一點筆墨分。再說一篇文章的考題一般就5道,不是30道,不可能每個細節都考到。
文章的題目中也有很多暗示,有助于理解文本信息。所以說要先讀題,再看文章。一篇文章標題開頭結尾,每段的第一句,最后一句,抓住這些地方,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信息。
記得我在答題原則中反復提到的一句話:較難理解的題,往往和中心有關,牢記這篇文章中心,就能答好難題。
三、寫完題要不要檢查
寫完題,如果還有多余時間,當然要檢查。尤其是選擇題,有的選錯誤項,有的選正確項,一不小心就看錯,一不小心3分就沒了。所以經常看錯題同學一定要把題目關鍵字圈出來。
做選擇題時,先把答案看一遍,很多非連續文本,答案看完了,不用看文章就能找出錯誤項。因為那些絕對的,以偏概全的選項根本不用在文中比對。
如果讀完題看不出錯誤項,就要到文中比對,比對時注意在文中做記號,比方說第二題有四個選項。需要原文比對,在原文用橫線標出2A、2B、2C、2D,標注后再比對,答題又快又準確。
語文閱讀最后一題,很多同學扣一半分數,實為可惜。語文最后一題不同于數學。語文閱讀最后一題其實非常好寫,你要多琢磨參考答案。如果考主旨理解,記得用兩個聯系作答:聯系文本加聯系生活。
再強調一下,最后一題,如果是5分題,通常不少于50字,答案包含三個要點,圍繞文章中心回答。表述通俗易懂,書寫工整,沒有病句和錯別字,有希望拿滿分。
小結:
想想作文要提高1分多難,閱讀理解應當是語文板塊中最好提分的。多研究考題,看研究參考答案,多問幾個為什么,你的閱讀分數很快就能提升。我看到很多學員給我匯報喜訊,兩篇閱讀考題扣分控制在3分以內。這不是神話,而是科學的方法加訓練取得的,你也能辦到。
本周六(6月7日)晚7點或周日上午8:30,我安排了期末閱讀復習直播課,適合6~9年級,我給大家梳理核心考點答題方法,有時間同學記得關注,記得文末點大拇指點愛心留言后領取課前預習資料。
辛苦幫忙點個→“贊”、????→“推薦”,留言,領取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