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蘋果秋季發布會上如期推出iPhone 16系列,四款機型齊發。其中iPhone 16 Pro憑借小巧機身和A19 Pro芯片的強效性能,一度成為果粉心中的"小鋼炮"。
可誰能想到,這臺發布價7999元的旗艦,如今在第三方平臺竟跌至5398元,直降2600元的幅度堪稱"蘋果跳水冠軍"。
不過話說回來,這波降價潮背后藏著不少門道。當前主推低價機型的基本都是百億補貼平臺,而非蘋果官方渠道。
這些第三方賣家雖承諾正品保障,但貨源復雜,既有可能是官換機,也可能是運輸瑕疵品,甚至存在翻新機風險。
更關鍵的是,國補政策限定每人僅可購買一臺,售后保障全靠商家良心,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很可能陷入"檢測難、維修貴"的困境。
對比之下,從蘋果官網或直營店購機顯然更穩妥。不僅支持14天無理由退換,還能享受官方售后的一站式服務。
要知道,第三方渠道購買的機型若需維修,很可能面臨零件不匹配的問題——此前就有用戶爆料,第三方渠道購入的iPhone 15 Pro在更換電池后,手機防水性能大幅下降。
拋開購買渠道的坑,iPhone 16 Pro本身也存在硬傷。外觀上,這款機型與iPhone 14 Pro堪稱"孿生兄弟",除了側邊新增的自定義按鍵和一鍵拍照鍵,幾乎看不出差異。
可實際體驗中,這個被吹爆的"創新設計"卻成了槽點:重力按壓結構極易損壞,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該按鍵故障率高達7.3%。
硬件配置方面,A19 Pro芯片和iOS 18.5系統組合確實能打,實測續航可達14小時。但信號問題依舊是老大難,在地下車庫或電梯間,經常出現"滿格信號卻無法接通"的尷尬。
更令人糾結的是,iPhone 17系列已進入發布倒計時,據供應鏈消息,新機將在鏡頭模組和AI功能上帶來顛覆性升級。
最新爆料顯示,iPhone 17將采用橫向拉長的鏡頭模組設計,左側三攝搭配右側閃光燈和雷達激光掃描儀,進光量提升40%。
性能層面,A19芯片將升級為3nm制程,八核CPU架構在高負載游戲場景中表現驚艷。
最值得期待的是,iOS 19系統將首次搭載Apple AI技術,可學習用戶習慣自動調節性能模式,甚至能根據日程安排預加載應用。
反觀當前降價的iPhone 16 Pro,其8GB+128GB的存儲組合在2025年已顯局促。
實測顯示,拍攝4K視頻10分鐘就占用8GB空間,安裝《原神》等大型手游后,系統剩余內存不足30GB。對于預算有限的用戶,與其冒險入手"丐版"16 Pro,不如考慮性價比更高的iPhone 15 Pro——目前二手市場成色較好的256GB版本,價格已下探至4500元檔位。
站在科技消費的十字路口,是抄底iPhone 16 Pro還是等待iPhone 17,或許要問問自己:真的需要為"早買早享受"支付2600元的溢價嗎?畢竟按照蘋果慣例,九月發布會后,16 Pro的官方回收價還將繼續走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