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知城出來,天開始下小雨,打了輛出租車去竹林寺。
竹林寺也是行程中臨時增加的項目。
地面上井蓋的圖案和文字寫的是四國八十八所,意思是四國島上有88所朝圣的寺廟,竹林寺是第31所。
四國八十八所,也稱“四國遍路”,興起于平安時代,最初起源于虔誠的佛教信徒巡禮四國各個和空海 有關(guān)的佛寺。到了江戶時代,這種朝圣活動普及到了庶民階層?,F(xiàn)在也是四國旅游熱點之一。
空海,也稱弘法大師,就是出生在贊岐國,也就是現(xiàn)在四國的香川縣(首府高松),不僅在日本有名,在中國也同樣有名。他是在大唐留學的日本僧人,獲得中國唐朝密宗(唐密)第八代傳人稱號(密宗八祖)。他的師父是密宗七祖惠果??蘸;氐饺毡竞?,被天皇賜為根本道場,并創(chuàng)建日本的真言宗(俗稱東密),是日本真言宗的創(chuàng)始人(竹林寺現(xiàn)在是真言宗智山派)?;莨麑⒆约旱娜繉W問都傳給了空海,空?;厝毡竞?,唐密在中國再無后人??蘸T谥袊鴮W法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西安的青龍寺,也是日本的人心中的圣寺。在日本,大師基本就是空海的代名詞。
四國遍路的朝圣路大約有一千多公里,如果完全徒步的話,要一個多月。朝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頭戴斗笠,手中拿根竹棍,每個寺廟前都有幾個放竹棍的筐,隨便取放。
這是我們在街上隨機見到的朝圣者。不止日本人,中國人也有少數(shù)走的。
竹林寺是四國遍路八十八所寺廟中的第31所,山號五臺山。
就像中國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一樣,竹林寺供奉的本尊也是文殊菩薩。
山門的斗拱
竹林寺的建造歷史不詳,據(jù)傳說,公元724年,日本天皇夢見在唐朝參拜五臺山的文殊菩薩,于是命人尋找類似五臺山的山,并雕刻文殊菩薩像及建立佛堂。大約在806-810年,空海大師在此修行,并修復了荒廢的堂塔。
本堂,也稱文殊堂,內(nèi)供騎著獅子的文殊菩薩像。據(jù)說每五十年才開放一次,下次要等到2064年了。
大師堂,始建于1644年,由土佐藩第二代藩主山內(nèi)忠義(的命名者)建造,供奉空海大師像。
我們到的時候,雨開始下的越來越大,竹林寺的五重塔是1980年重建的,顯得比較新。
鐘樓
手洗亭
感覺和中國相似,拜文殊菩薩主要是求保佑與升學或考試有關(guān)的。
寺內(nèi)的庭院,需要付費參觀,沒進去。
竹林寺外的竹林。
我們回高知的時候,這里就不方便打車了,只能坐這種小巴回高知了。
回程在一番街下車
在這家日式餐館吃的飯,感覺很不錯。
飯后回酒店取了行李,走路去火車站。準備前往德島,先要坐往岡山、高松方向的車,中途再換車。
14:56開往岡山的車,即將離開高知。
火車途經(jīng)的一個車站,大步危。其實大步危和小步危都是四國有名的旅游地,只是我們這趟行程沒有時間安排。
16:20,到達換乘站,阿波池田。德島縣古稱阿波國,所以很多地名(包括餐館土特產(chǎn)名)都帶有阿波。
阿波池田開往德島( 牟岐方向 )的車全是慢車了,下一班是16點56。
等車的時間在車站外看看,發(fā)現(xiàn)阿波池田屬于三好市。得名于日本古老的家族姓氏“三好氏”。
這里距離大小歩危只有17公里,距離祖谷蔓橋(也是四國的知名旅游地)35公里。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去看看。
外面很冷,候車室里面還是很溫暖的。
這是我們在日本坐過的最慢,且乘客最少的火車。從阿波池田到德島,全程80公里左右,火車開了將近4小時,一共28站。
遠處的云海
路過的一個站,穴吹。屬于德島縣的美馬市。
過了穴吹不久,遠遠看到一個天守,馬上查地圖,得知叫川島城(德島縣 吉野川市川島公園內(nèi) ),是16世紀由三好氏的家臣修建的,現(xiàn)在的天守是1981年的復制品。最近的車站是阿波川島,走十幾分鐘就能到。
沿途見到很多這樣的農(nóng)業(yè)大棚。
18:52,到達德島,此時天已經(jīng)黑下來了。
酒店就在德島車站旁,下面就是巴士總站,可以去很多地方。后來發(fā)現(xiàn)從德島去神戶大阪等地的巴士,比火車又快又便宜。
附竹林寺到高知公交小視頻
阿波池田到德島慢車小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