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的時刻,大家一般都是三年寒窗,而我的這位茍同學僅僅就是個高三,就讀了整整六個年頭!雖然過程充滿了無奈,但我們還是不得不佩服他忍勁和毅力!
在80年代,那個時候一般的家境都不富裕,而且孩子還特別的多,我們讀高中都是為了跳“農”門。
茍同學跟我一塊兒應屆讀書。應該說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成績非常好,而且能力非常的出眾,不僅擔任課代表,還非常的討班主任老師的喜歡。
當年高考成績公榜后,我幸運的搭上了末班車,考取了五類中的最后一類——中專。按理說,茍同學成績比我好,應該高考分數比我高,但非常不幸的是,他落榜了。
于是他選擇了去復讀,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但第二年高考,他還是沒能如愿考出來的。
聽同學說,茍同學并沒有氣餒,繼續的開始了第三年的復讀。
然而,暑假我們回家等待畢業分配的時候,聽來的消息是:茍同學的第三次高考,還是名落孫山。
接二連三的落榜,讓一個農村的家庭,徹底的失去了對他復讀考出去支持的信心。因此,茍同學的父母已就明確表示:無力再承擔他上學的費用了!
好在當年的一起考出來的同學,有些已經慢慢的開始參加工作了。于是,茍同學便向這些同學們借錢,開始了他借款上學繼續復讀之路。
第四年、第五年,茍同學還是沒能考出來,哪怕就是一個中專,他都沒有考取過!
借錢給他讀書的同學們,對他還能不能考出來持懷疑的態度了。大家聚會到一起,經常談論最多的,就是茍同學坎坷的復讀之路。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之前非常優秀的茍同學,為什么連續五年都不能考取的原因,居然是他的英語嚴重拖了后腿。
在我們那個年代,不想讀書的孩子中,流行著一句“我是中國人,不學外國文”的自嘲語。會讀書的孩子,不會認真這樣對待的,而茍同學恰恰就當回事了!
所以每次高考,茍同學的英語總是只能得個十來分的基礎分。哪怕他其它的5科都得上80分以上,最后還是難逃6-1=0的結局,往往連中專的門檻都摸不著!
漸漸的,同學們都說借錢給茍同學復讀,無異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大家再借錢給他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第五次高考失利后,茍同學決定還是要復讀,在找遍周邊親友籌錢無果后,他偷偷地把家里的唯一值錢的一頭耕牛牽去賣掉了,這才籌足了一年的復讀費。
在我們的勸說下,重返校園的茍同學終于重視起了英語學習,第六次高考的時候,英語終于考了一個30多分,勉強夠上了縣電大的分數線。
雖然沒有考取心儀中的大學,雖然還是滿心的不甘,茍同學只能接受現實,從此告別了八年“抗戰”般的高中學習。
高考時刻講述茍同學的這個艱辛求學之道,并不是想存心嘲笑他,而是與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共勉,祝愿他們學有所成、金榜題名!
本文為真實故事,絕非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插圖為網上所下載,如有侵權,舉報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