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媒《global defence news》報道稱,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UAC和白俄羅斯,開始討論聯合生產蘇-75將殺戰斗機的相關事宜。
對于白俄羅斯而言,參與蘇-75項目意味著白俄羅斯將獲得能夠抗衡波蘭F-35戰斗機的能力,白俄羅斯的航空工業將得以復興。對俄羅斯而言,因投資不足而陷入困境的蘇-75戰斗機,在招來白俄的加盟之后,能夠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對于兩國而言這實在是合則兩利。
將軍戰斗機酷似隱身戰斗機時代的殲-10A,看重空優能力,試圖以小博大
蘇75將殺戰斗機,機長17.5米左右,翼展接近12米。采用常規氣動布局設計,進氣道為頜下DSI進氣道。最大起飛重量18噸,最大有效載荷為7.4噸,擁有一主兩輔三個彈倉。以一臺最大推力18噸的AL-41F1/產品30發動機為動力,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最大航程約2800公里。
蘇-75戰斗機模型的首次亮相為2021年的迪拜航展,在亮相之時該機就明確表示這是一款考慮外銷的中型隱身戰斗機,并曾向沙特阿聯酋印度等國多次推銷。當下蘇-75戰斗機仍在原型機試制階段,位于阿穆爾河畔的共青城制造廠,已經制造了蘇-75戰斗機的原型機,只不過實機至今仍未公開亮相。
蘇-75戰斗機是一款非常獨特的戰斗機,相較于采用雙彈艙設計的F-35、X-32、FC-31、殲-35、KF-21 fighter3等中型隱身戰斗機方案。蘇-75戰斗機戰斗機采用了獨特的一主兩輔三彈艙設計,分別是頜下DSI進氣道兩側的側彈艙以及一個位于機身下部的主彈艙,
在執行對空作戰任務時,蘇-75戰斗機能夠搭載3枚最大射程100公里的R-77中距彈與兩枚搭載最大射程30公里的R-73格斗彈或者RVV-MDR-73格斗彈,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時,能夠在掛載兩枚巡航導彈的同時使用側彈艙掛載兩枚格斗彈。
蘇-75戰斗機對地掛載時兩近兩對面的能力持平與殲-35,但不如能夠內置兩枚2000磅杰達姆的的F-35。兩近三中的對空掛載能力優于F-35戰斗機的四中,不如殲-35的六中。但殲-35和F-35的導彈只能掛在腹部彈艙,導彈視野受限,導彈拋離到加速需要一定時間。側彈艙中的格斗彈視野更好,遮擋更少,大概率直接點火發射也意味著蘇-75戰斗機格斗彈發射的準備時間更短。
在視距內空戰中,蘇-75戰斗機憑借視野更好的格斗彈,能夠在與殲-35、F-35的對抗中取得上風,主彈艙的掛載并不影響側彈艙也意味著蘇-75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時,仍舊能夠擁有不錯的自衛能力。
問題是現在是2025而不是2005甚至1995。印巴五七空戰中,印度的陣風面對巴基斯坦的殲-10C表現的非常糟糕,自身損失慘重卻沒能拿下任何戰果,印度空軍的慘敗向世界宣告,體系化作戰與超視距空戰的時代已經徹底到來了。
視距內格斗的必要性被極大壓縮,隱身性的重要性大幅凸顯。和蘇-57戰斗機一樣隱身一般偏重格斗的蘇-75戰斗機,在超視距空戰、體系化作戰的時代可以說非常的被動,遠遠比不上能夠掛載6枚霹靂-15且高度隱身的殲-35,只能和一肚子瘤子且速度低下的F-35戰斗機坐一桌。
相較于殲-35和殲-35,蘇-75戰斗機真正值得一提的優勢,可能僅僅是配套比較低端,俄聯邦還擁有要么去蘇霍伊要么去養豬的獨特就業模式,以至于蘇-75戰斗機敢喊出3000萬美元一架的超低價而已。
對于敵我雙方均缺乏體系且囊中羞澀的廣大中東、非洲、南美、東南亞國家而言,主打極致性價比的蘇-75戰斗機算的上一款還不錯的戰斗機。承認殲-35和F-35雖好,這些國家也得買得起不是?
不過蘇-75真的有點像當年的殲-10A戰斗機。兩者首飛時間均落后于其他兩個大國,都是偏向于空優的性能優化,追求機動性與速度,希望能夠擁有接近于重型戰斗機的制空能力, 選擇犧牲多用途性。
兩者首飛時競品均已滿天飛,殲-10首飛時F-16和MIG-29早已暢銷多國,蘇-75首飛時,殲-35估摸著也該賣出去了,F-35就不用說了。另外兩個大國的下一代重型戰斗機均已首飛,殲-10首飛時F-22與MIG-1.44早已首飛,蘇-75還沒首飛的當下,殲-36與F-47也已首飛,兩者都是弱勢國希望以小博大的裝備。
蘇-75的雷達罩直徑不比蘇-57小多少
具體到白俄羅斯,對于白俄羅斯而言,參與蘇-75戰斗機項目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2020年1月波蘭通過了以46億美元的價格采購32架F-35A戰斗機的預算案,身為波蘭的鄰國白俄羅斯需要一款足以抗衡F-35的隱身戰斗機。
美國不可能將F-35賣給白俄羅斯,白俄羅斯也不太可能購買殲-35,身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長期使用蘇式武器的白俄羅斯能夠從容適應俄式裝備,購買體系通用的俄式武器是最好的選擇。
2024年時,白俄羅斯的gdp不過是2466億白盧布764.5億美元而已,軍費更是只有少的可憐的9.83億美元。蘇-57戰斗機的價格不可能低于一個億,白俄羅斯一年的軍費還不夠買一個中隊的蘇-57戰斗機。宣傳價僅3000萬美元起的蘇-75對于囊中羞澀的白俄羅斯而言,可以說相當合適,再貴的飛機是真的買不起啊。
參與蘇-75項目還能夠激活白俄羅斯塵封許久的航空工業。位于白俄羅斯西部布列斯特州巴拉諾維奇的第558飛機修理廠,不僅擁有蘇-25、蘇-27、米格-29、米-8的修理能力,還具備翻修發動機和制造飛機子系統的能力。曾為蘇霍伊SSJ-100和MS-21客機生產零部件,并生產訓練模擬器和Grif-1無人機。
白俄羅斯的航空工業想搞錢,也只能讓自己成為俄羅斯航空業的一份子,否則就只能賣廢鐵。參加蘇-75項目,白俄羅斯多少能賺一點。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從俄羅斯獲得隱身戰斗機以對抗波蘭的F-35。
對于俄羅斯而言,邀請白俄羅斯參加蘇-75戰斗機項目,多少也是給蘇-75戰斗機找了個客戶啊!總算不是顆粒無收了。但凡有了量產機,外銷也就沒那么艱難了。只不過真的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式,中國看重隱身,戰機在隱身的道路上一路狂飆,俄羅斯則是看重機動,在MIG-1.44和蘇-37上吃虧之后仍舊不忘初心,屬實是一條路走到黑啊,俄羅斯這真的是吃虧沒吃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