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濕困肺,晚期患者遭遇雙重打擊
58 歲的肺癌患者李女士(腺癌 IV 期,胸膜轉移),每到夏季就因暑濕加重咳嗽、氣短,2024 年 6 月已發展至 “靜息狀態下氧飽和度 90%”,西醫建議增加吸氧頻率。刻診見患者面色萎黃,咳白黏痰量多,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滑 —— 中醫辨證為 “脾肺氣虛、痰濕阻滯”,夏季暑濕外侵更使痰濁膠結難化。孫韜醫生指出,肺癌患者本就氣虛,夏季貪涼飲冷易致 “外濕引動內濕”,形成惡性循環。
“溫陽化濕” 核心方案,逆轉夏季劣勢
孫韜醫生制定 **“三維度治療策略”**:
- 西醫基礎:維持原靶向治療(吉非替尼),加用氨溴索化痰,同時將吸氧時間調整為 “晨起、睡前各 1 小時”,避開午間高溫時段;
- 中藥創新:以六君子湯合苓桂術甘湯為基礎方,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桂枝、干姜溫陽化濕,厚樸、白芥子豁痰利氣,特別加入佩蘭、藿香各 10g 增強化暑濕功效;
- 中醫外治:在肺俞穴、脾俞穴進行隔姜灸,每日 1 次,利用夏季 “天之陽” 與 “艾之陽” 雙重作用溫通經絡,配合拔罐療法(選取大椎、定喘穴)祛除深部痰濕。
夏季食療與情緒管理的關鍵作用
孫韜醫生為李女士定制 **“暑季養肺食譜”**:
- 早餐:小米粥 + 生姜片 3 片(溫中和胃);
- 加餐:陳皮茯苓茶(陳皮 5g + 茯苓 10g,代茶飲);
- 晚餐:山藥蓮子百合粥(健脾補肺)。
同時開展 **“夏季情緒疏導小組”**,通過正念冥想、八段錦 “兩手攀足固腎腰” 招式,幫助患者緩解 “夏季煩躁傷陰” 的心理狀態,促進氣機調暢。
療效驗證:癥狀減半,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治療 4 周后,李女士痰量從每日 100ml 減至 30ml,氣短評分(mMRC)從 3 級降至 1 級,氧飽和度穩定在 95% 以上,可獨立完成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動。她在夏季康復記錄中寫道:“原以為夏天會很難熬,沒想到孫醫生的‘溫陽法’讓我呼吸都輕快了,現在能坐在窗邊看荷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