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期是指棉花現(xiàn)蕾至開花的時期,是棉花生殖生長與營養(yǎng)生長并進的關鍵階段,一般中熟棉品種蕾期約 25—30 天,通常在 6 月上、中旬現(xiàn)蕾,7 月上旬開花。此階段的管理對棉花的產量和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以下將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新疆棉花蕾期的管理要點。
一、棉花蕾期生育特點棉花現(xiàn)蕾后,進入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時期,但營養(yǎng)生長仍占主導地位,根、莖、葉的增長是這一階段的核心。蕾期的光合產物主要輸送至主莖和果枝前端生長旺盛的部位,供給花蕾的較少。隨著氣溫不斷上升,棉花的根、莖、葉、果枝、花蕾生長明顯加快,植株代謝旺盛,生理活動增強,光合生產率提高,根系生長也達到旺盛時期。因此,蕾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壯棵穩(wěn)長,為豐產打下良好基礎。
二、蕾期主攻目標及長勢長相
(一)主攻目標蕾期的主攻目標是早發(fā)穩(wěn)長、促控結合,增枝增蕾,力爭每株有 1.5—2 個伏前桃入伏,從而為棉花的高產奠定基礎。
(二)長勢長相蕾期棉花的理想狀態(tài)是“壯而不旺,穩(wěn)而不衰”,即在壯苗早發(fā)的基礎上,壯棵穩(wěn)長。具體表現(xiàn)為根系發(fā)達,植株健壯,蕾大、蕾多,平均三天左右增長一個果枝,同時要防止徒長,莖桿粗壯、節(jié)間短。開花前,莖上節(jié)間平均長度 3—4 厘米,主莖日增長量從現(xiàn)蕾時的 0.3 厘米增加到 1—1.5 厘米,盛蕾階段達到 2—2.5 厘米。見花時株高 50—55 厘米,初花時主莖高 55—60 厘米,紅莖占 60%,開花時達 8—10 個果枝層,蕾多蕾壯,頂芽肥大,頂尖略低于上部四片大葉,果枝向四周托出。
三、蕾期管理措施
(一)中耕培土中耕培土是蕾期重要管理措施,能破除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可采用三步松土法:雨后必松土,破除板結,增強透氣,促根系下扎;盛蕾期揭膜培土,揭膜后深中耕,培土 7—10 厘米高,抗倒伏、防早衰;旱澇兩用,培土后既方便澆水滲透,又利于雨后排水防澇。
(二)合理化學調控棉花進入蕾期生長加快,合理化學調控可防止徒長,促進穩(wěn)長。對于長勢旺的棉花,現(xiàn)蕾期可噴施縮節(jié)胺;對于生長較弱的棉花,可噴施含有氨基酸和“生物酶”的葉面肥。化控要遵循“早輕勤”原則,依據(jù)棉花長勢、苗情調整用量,避免過度化控影響生長。
(三)精準肥水管理1. 適時澆水:蕾期棉花需水量逐漸增加,要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澆水。盛蕾期棉花需水標志為中午前后棉株上部葉片萎蔫,下午 4 點不恢復;或棉株生長點與第二、三展開葉齊平或突出。一般當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 60%時,應及時澆水。蕾期第一水要注意以少為原則,特別壯苗高產棉區(qū),澆水宜采用小水慢灌,避免大水漫灌。澆后適時中耕保墑,減少水分蒸發(fā)。
2. 合理施肥:蕾期棉花對養(yǎng)分需求增加,要根據(jù)土壤肥力、棉花長勢施肥。對播種晚、長勢弱的棉花,早施提苗肥,每畝尿素用量不超 5 公斤。進入盛蕾期,棉花需肥量大,可每畝滴灌尿素 5 - 6 公斤、高磷水溶肥 2kg、高鉀水溶肥 1kg、葉噴鋅肥每畝 50g、硼肥每畝 50g。對肥力高、長勢旺的棉田,蕾期可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棉花徒長。
(四)整枝打杈整枝打頂能調節(jié)棉花生長,改善棉田通風透光條件。要及時去除葉枝,一般在第一果枝出現(xiàn)后,將第一果枝以下的葉枝全部剪掉。對于生長過旺的棉田,可適當打去主莖下部的老葉、病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五)病蟲害防治蕾期棉花主要蟲害有盲椿象、棉蚜、棉鈴蟲、紅蜘蛛等。盲椿象防治指標是田間新被害株率達 3% - 5%、百株有蟲量達 3 - 5 頭,因其有避強光、趨弱光習性,噴藥宜在陰天全天或晴天上午 9 點前、下午 5 點后進行。多種蟲害并發(fā)時,要科學選擇農藥混合用藥,減少用藥次數(shù),提高防治效果。
四、蕾期診斷
(一)土壤持水量土壤持水量是判斷棉花蕾期生長狀況的重要指標。當土壤持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 60%時,棉花可能會出現(xiàn)缺水癥狀,如葉片萎蔫、生長緩慢等。此時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適宜的濕度,以滿足棉花生長對水分的需求。
(二)棉花葉色棉花葉色可以反映其營養(yǎng)狀況。葉色濃綠且有光澤,通常表示棉花生長良好,營養(yǎng)充足;葉色淡綠或發(fā)黃,則可能是缺肥或缺水的信號。如果發(fā)現(xiàn)葉色異常,應及時檢查土壤肥力和水分狀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
(三)趨光性棉花具有趨光性,如果棉田中部分棉花出現(xiàn)向光生長的傾向,可能是由于棉田通風透光條件不佳導致的。這可能與棉株過密、枝葉過多有關,需要及時進行整枝打杈,改善棉田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棉花的均衡生長。
(四)中午高溫萎蔫后傍晚葉片張力的恢復程度在中午高溫時,棉花葉片可能會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如果傍晚時葉片張力不能及時恢復,說明棉花可能缺水或根系生長不良。此時應檢查土壤濕度和根系狀況,適時澆水或采取措施促進根系生長。
(五)蕾葉生長關系觀察棉花蕾和葉的生長關系可以判斷棉花的生長態(tài)勢。如果蕾多葉少,可能是營養(yǎng)生長不足,需要適當增加施肥量;如果葉多蕾少,則可能是營養(yǎng)生長過旺,需要進行適當?shù)恼{控,如打頂、整枝等,以促進生殖生長。
(六)棉花紅莖比棉花紅莖比是指棉花主莖中紅色部分占主莖總長度的比例。一般情況下,紅莖比在 60%左右是比較理想的。紅莖比過高或過低都可能表明棉花生長存在問題。紅莖比過高可能是棉花生長過旺,需要進行適當?shù)恼{控;紅莖比過低則可能是棉花生長不良,需要加強管理,促進生長。
(七)節(jié)間長度和主莖日增長量棉花的節(jié)間長度和主莖日增長量是衡量棉花生長速度的重要指標。正常情況下,蕾期棉花的節(jié)間長度應逐漸增加,主莖日增長量也應逐漸提高。如果節(jié)間長度過長或主莖日增長量過大,可能是棉花徒長,需要進行化控或減少氮肥施用量;如果節(jié)間長度過短或主莖日增長量過小,則可能是棉花生長受到抑制,需要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
(八)蕾葉發(fā)生速度蕾葉發(fā)生速度反映了棉花的生長活力。正常情況下,蕾期棉花平均三天左右增長一個果枝,葉片生長速度也應與之相匹配。如果蕾葉發(fā)生速度過快,可能是營養(yǎng)生長過旺,需要進行適當?shù)恼{控;如果蕾葉發(fā)生速度過慢,則可能是棉花生長不良,需要加強管理,促進生長。
五、蕾期管理注意事項
(一)避免過度化控雖然化學調控是蕾期管理的重要手段,但過度化控可能會對棉花生長產生負面影響。在使用縮節(jié)胺等生長調節(jié)劑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根據(jù)棉花的長勢和天氣條件適當調整用量,避免用量過大導致棉花生長受阻。
(二)注意病蟲害防治的藥劑選擇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根據(jù)病蟲害的種類和發(fā)生程度選擇合適的藥劑。盡量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使用,避免藥劑過量對棉花和環(huán)境造成危害。同時,要注意不同藥劑之間的混配禁忌,避免產生藥害。
(三)合理安排農事操作時間蕾期棉花生長旺盛,對環(huán)境條件較為敏感。在進行澆水、施肥、打藥等農事操作時,要盡量選擇在天氣晴朗、溫度適宜的時候進行。避免在高溫、暴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操作,以免對棉花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四)加強田間觀察蕾期是棉花生長的關鍵時期,要加強田間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棉花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定期檢查棉花的生長狀況、病蟲害發(fā)生情況等,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管理措施,確保棉花健康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