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紫沐,這是我第449篇日記。
這周樓市動靜不小,簡單聊聊。
住宅新規
網傳最新的住宅新規,會嚴查偷面積和高得房率。
用大白話總結,有幾個重點:
1.禁止飄窗偷面積,窄飄窗和零飄窗項目可能會絕版,空中露臺也要禁了。
2.建筑外立面的結構柱全部計容,不能再做“贈送面積”。
3.40米以上樓層,差不多13層以上,不能花池改陽臺/室內空間。
相當于,目前偷面積最常見的飄窗、花池、結構柱,全部上了ban位。
后續新房得房率,很可能跌回100%出頭。
但這未必是壞事。
因為最新一批產品,已經有點失控了。
80cm飄窗全砸,疊加20-30%陽臺+10%空中露臺+花池。
有些樓盤官宣得房率,已經去到143%。
別說碾壓23年以前的所有二手房,就是23-25年的新規房,都被摁著打。
這時候開發商還玩價格戰,產品升級的同時加量不加價。
二手業主不大刀割肉,根本無人問津。
而二手房價崩盤,除了讓市場信心更萎靡,也會轉過頭拉低新房和土拍的定價,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住宅新規要是執行到位,對市場其實算利好。
表面看,得房率低了,性價比低了。
但實際上,能解決新規尺度太大導致的負面影響,也能穩定信心。
業主、買家、開發商,不用再擔心背刺,不用再被迫觀望。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很大的問題。
就是這網傳的住宅新規,能不能被執行到位?
或者說,能不能被長期、穩定地執行?
畢竟廣州收緊住宅新規,不是第一次。
去年底,就收緊過陽臺率和花池,也一度讓大家以為內卷會摁下暫停鍵。
結果堅持沒3個月,又重新放開了。
這對廣州的公信力,其實影響很大。
以前,說琶洲不賣地,天悅和琶洲南TOD的房價,馬上硬邦邦。
現在,再說哪里哪里不賣地,大家會覺得是不是造勢,不敢當真了。
久而久之,就成了“狼來了”。
所以一次次透支信用,就是飲鴆止渴,遲早會虧波大的。
當然,這次住宅新規,我覺得大概率會執行到位。
不是操盤手良心發現,也不是廣州不缺錢了,單純是風險問題。
廣州后續土拍和舊改,體量都很大。
要是繼續放開新規,或者維持目前的大尺度標準。
那每拍/改一塊地,市場就要被砸一次。
在首付比例降到15%之后,房價下跌的安全墊,其實不多了。
再多跌幾次,有可能引發系統性的的金融風險。
而這,才是廣州選擇停下來的真正理由。
雖然出發點很功利,但結果算是好的。
至少很多人,能短暫地喘口氣了。
馬場動態
珠城最后一塊靚地馬場,也有新動態。
地塊中軸,是大面積公園綠地;
地塊西側,主要做商業+商辦;
地塊東側,主要做住宅+學校;
目前還未明確是一次性出讓還是分開出讓。
一次性出讓,開發起來更流暢,地塊上限更高,但很卡開發商資金實力。
分開出讓,能讓地塊被快速拿下,但開發過程容易割裂,拉低價值天花板。
加上SKP的引進還在談,所以地塊掛牌沒這么快,得去到三季度。
但拿地的開發商,多少有點眉目了,很可能是保利或者越秀。
很多人期待的香港置地,已基本確定不參與馬場項目。
所以綜合看下來,有驚喜有失望。
好的一面,是馬場沒有被再次擱置。
后續商業和公園綠化建好,對珠城東區是很好的補強。
而馬場成熟,也能強化珠城和金融城的關聯。
不像現在,從珠江公園往東,脫歐入非的感覺太明顯。
所以馬場什么時候搞定,珠金琶這個概念,才有真正的價值。
當然,這波新動態,也透露了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開發商。
作為珠城最后一塊靚地,馬場任務很重。
能不能強化珠城的價值護城河,讓珠城再輝煌10年,就看馬場的兌現水平。
而開發商實力,在其中影響很大。
越秀和保利,有沒有操盤頂級規劃的能力,目前還是存疑的。
另外是住宅位置,有點差強人意。
想做東區頂豪,必須掌握稀缺環境資源,要么有江景,要么有園景。
馬場肯定是沒江景的,但馬場西側,卻有一線園景資源。
那理論上,把住宅放西側,往西看珠江公園,往東看馬場公園,東西雙園林,景觀是ok的。
加上新產品新規劃,未必做不了東區頂豪。
但現在把住宅放東側,撐死了只有馬場公園的景觀面。
馬場往東,城市界面很一般,視野是低檔創意園和城中村,檔次就會低很多。
所以馬場新動態,有驚喜也有失望。
往好了看,馬場擱置多年,終于要迎來兌現。
但往壞了想,最終兌現的馬場,好像沒想象的那么頂級。
至于馬場地塊對樓市的影響,以及近期土拍和后續土拍,對周邊板塊的影響。
先挖個坑吧,下篇再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