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重慶國際車展的前后,都能看到汽車圈大佬們的“撕逼”,去年扯的是「無窮無盡的內卷」和「價格戰」,今年又拉出了「常壓油箱」和「車圈恒大」,看來吐槽比亞迪似乎成為了汽車行業的“政治正確”了。
而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就像救火對長一樣,挨個回應友商們和媒體老師們的質疑,作為旁觀者都覺得這公關老大真是不好當。
此前「車圈恒大」傳言,我已經帶大家解讀過了,這次的「常壓油箱」又是一個什么劇情呢?其實我們要從汽油的揮發性開始講起。汽車在行駛、加油、停車時,油箱中的汽油會揮發出來,為了防止汽油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氣,需要加裝炭罐來吸附并儲存汽油蒸汽。碳罐吸附飽和后就需要炭罐脫附,即將炭罐里的汽油蒸汽吸入發動機后燃燒掉,使炭罐重新具備吸附能力,循環往復。
這套循環路徑在油車中較為方便,畢竟一開車發動機就會啟動,但是在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混動車型中就遇到了新問題,因為不少車主可以一個月都不用油,導致油箱內的汽油長期得不到使用,揮發的汽油蒸汽越來越多,此時就需要油箱有更高的承壓能力,高壓油箱應運而生。
相對于高壓油箱,而普通燃油車的油箱就被稱為常壓油箱,常壓油箱無法存儲那么大壓力的蒸汽。比亞迪常壓油箱的解題思路是當檢測系統檢測到碳罐容量飽和后,就會自動啟動發動機去消耗掉活性炭里的燃油蒸汽,以進行碳罐脫附,也不會造成多余的燃油蒸汽排放。一周大概會啟動發動機 3-5 分鐘來處理燃油蒸汽。
高壓油箱和低壓油箱各有優勢,常壓油箱主要是硬件成本低且技術兼容性強,但會頻繁啟動發動機。高壓油箱則能夠帶來更好的全時純電體驗,但成本更高且集成難度大。
從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來說,高壓油箱肯定是要優于常壓油箱的,但這項技術的產生和迭代,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必經之路,涉足過插電混動方案(PHEV)的不少中國新能源車企,都在早期階段使用過常壓油箱方案。
比亞迪李云飛的回應也很誠懇:常壓油箱 + 發動機定期啟動,就是為了應對合規。如今隨著國六 B 標準實施和用戶體驗需求升級,高壓油箱已成為行業標配。所以這一個在 2023 年就已經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在 2025 年又被翻出來炒,我只能說“詞窮匕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