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外老是聽說因為稀土不夠用了,好多工廠都停工了,這事兒鬧得挺大,全世界都在關注。特別是日本的鈴木汽車,帶頭說因為稀土供應不上,他們在日本本土的小型車生產線都得停了。
更夸張的是,歐美的一些車企,甚至開始琢磨把生產線搬到中國來,就為了保證稀土的供應,不然也得跟著停產。說白了,這事兒背后是中國掌握著全球稀土的命脈。
四月初的時候,為了反擊美國加關稅,中國商務部和海關一塊兒出手,限制了七種稀土的出口,還搞了個追蹤系統,嚴查稀土都去了哪兒。
這一招直接讓海外的稀土不夠用了,價格蹭蹭往上漲,五月初的時候,有些稀土的價格比之前都翻了三倍了,而且還在漲。美國那邊的企業,稀土庫存都快見底了,就連軍工企業,庫存也只夠用三個月了。
稀土不夠用,對海外的汽車、飛機、光刻機這些產業影響太大了。一輛汽車就要用個一兩公斤的稀土,芯片制造用的光刻機也需要用到很多中重稀土。
軍工方面,美國的F35戰斗機,一架就要用四百多公斤的稀土,不然發動機控制、雷達和隱身功能都要受影響??梢哉f,稀土是高科技產業絕對不能少的關鍵戰略資源。
稀土提煉到底有多復雜?為何中國稀土影響這么大?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稀土作為戰略資源,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稀土提煉融合物理、化學等多學科知識,是一項精密復雜的工程。
礦石中稀土元素含量低且性質相近,分離難度極大,需經數十甚至上百道工序,嚴格控制各項參數,對技術、設備和操作人員要求極高。
中國稀土提煉技術獨樹一幟,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提煉技術,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并非僅因儲量豐富。雖然儲量僅占全球三成左右,但中國產量和加工環節擁有絕對話語權。數據顯示,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七成,全球高達93%的稀土運往中國深加工。
這背后是中國完善的產業鏈和強大的加工能力支撐。我國建立了從開采、提煉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體系,涵蓋各個環節,開采技術、提煉工藝和深加工能力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種全產業鏈優勢使中國能高效整合和利用稀土資源,為全球提供優質稀土產品。
其他國家稀土供應鏈重建難點在哪
稀土這玩意兒,可不是誰想玩就能玩得轉的。就算其他國家學會了提煉技術,想重新搞一套完整的稀土供應鏈,那也是難如登天。
為啥呢?倆字:燒錢!而且不是小錢,是大把費用。光有錢還不行,還得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專業的工程師和豐富的經驗才行。
據說,重新搞一套至少得花十年時間,燒掉3000億美元。而且就算砸了這么多錢,短時間內也滿足不了全球的需求。這下知道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有多重要了吧?
中國稀土之所以這么牛,可不是偶然。那是復雜的提煉技術、完善的產業鏈和強大的加工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梢灶A見,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需求的增長,中國稀土產業在全球舞臺上肯定會繼續發光發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