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金東,晚風沉醉,樂聲流淌。6月5日晚,時值芒種,2025施光南經典作品音樂會暨 “金東之夜”浙江音樂界系列活動在中國婺劇院舉行。這場融匯經典致敬、藝術競逐與時代新聲的音樂盛宴,以璀璨星光點亮了浙江文藝的夜空,更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了奮進的旋律。
這是一場扎根大地、回歸人民的盛會。清晨的八仙積道共富帶,稻浪翻滾,生機盎然。百名音樂人走進施光南家鄉的田間地頭,在碧綠稻浪間、古街巷陌里追尋“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旋律足跡。當《在希望的田野上》那熟悉的旋律在無垠的綠野間驟然響起,金東籍音樂家嚴圣民激情揮棒,百余位音樂工作者深情放歌,歌聲與大地共鳴,瞬間點燃了現場所有人的激情。“這次回來我就是想了解更多外公的故事,了解他家鄉的音樂文化。”施光南夫人洪如丁攜外孫女袁晶專程歸國,在鄉野巷陌觸摸著外公與故土的精神聯結,感動于家鄉人民對施光南作品的深厚情感,薩克斯與葫蘆絲在山水間對話,音樂人們田間地頭圍坐交流,分享創作心得。坡陽古街的探尋則充滿傳統韻味,婺劇表演、漁鼓道情讓千年文脈生動呈現。在青石板上再度唱響《在希望的田野上》,經典旋律與古老街巷碰撞出時代火花,正如嚴圣民所言:“這是一次藝術回歸大地、服務人民的生動實踐。”活動讓專業音樂人深入基層,汲取民間養分,也以音樂賦能鄉村建設,彰顯了施光南音樂“源于人民、為了人民”的永恒生命力。
這是一場星光璀璨、致敬經典的盛會。伴隨著《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悠揚旋律,“希望的田野·金東之夜”2025施光南經典作品音樂會在金東大地精彩上演。這不僅是一場致敬施光南的音樂盛宴,更是一場青年音樂家與名家大師交相輝映的藝術盛典。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佟鐵鑫以醇厚如酒的嗓音詮釋《多情的土地》,深情演繹施光南先生的土地情懷,那刻骨銘心的眷戀詠嘆直抵人心,成為震撼全場的藝術瞬間。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那極具生命力的歌聲瞬間點燃全場,觀眾自發合拍應和,臺上臺下匯成歡樂海洋,完美重現了施光南音樂鼓舞人心的精神內核。晚會中不僅有關牧村、佟鐵鑫等老藝術家的傾力加盟,也有年輕一輩的精彩演出,他們也用自己的聲音詮釋著施光南歌曲的生命活力,在新老不同的演繹下,傳遞傳承與創新融合的音樂活力。
這是一場立意深遠、面向未來的盛會。本次“金東之夜”系列活動,其意義遠超一場紀念演出,展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深遠的文化立意。浙江省鄉村振興音樂共富帶金東實踐點的啟動,是“藝術扎根大地”的生動實踐,這標志著浙江音樂界將更主動地深入鄉村肌理,以藝術賦能鄉村文化振興,讓優美的旋律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發芽,滋養人心,成為驅動共同富裕的動人音符。金東實踐點的建立,是藝術回歸本源、服務人民的生動注腳,也是對施光南“人民音樂家”的生動詮釋。此外,其以八仙積道共富帶為核心區域,共建鄉村振興音樂共富帶也是為鄉村發展鑄魂賦能,為新時代文化高地開辟新場景,為廣大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打開藝術實踐的廣闊天地。
當《共同富裕看浙江》的激昂合唱響徹全場,那鏗鏘有力、充滿自豪感的歌聲,唱出了浙江兒女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與共同期盼。歌聲匯聚成磅礴的力量,為這場精彩絕倫的音樂盛典畫上了一個余韻悠長的句點。
這一天,金東以音樂之名,完成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在施光南先生飽含深情的經典旋律中,我們觸摸到民族音樂永恒的生命力;在青年才俊閃耀的競技舞臺上,我們看到了浙江音樂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蓬勃生機;在“藝術扎根大地”的莊嚴啟程中,我們更感受到音樂服務人民、賦能時代的澎湃力量。這場盛會,是致敬,是傳承,更是啟航,它清晰地昭示:在金東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藝術的種子必將破土而出,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時代新聲。(作者丨魯珂帆 俞鴿/文 黃文龍 李方政/攝 來源丨金東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