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楊柳青“大思政課”
繪就“人民城市”育人新篇
六月初夏,千年古鎮天津楊柳青生機盎然。6月5日,一場由天津城建大學牽頭,聯動大中小學師生共200余人參與的“探尋人民城市”主題“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在楊柳青古鎮精彩舉行。大中小四個學段師生們沉浸式感悟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刻領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共同感悟新時代西青區楊柳青古鎮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導下煥新工作的生動畫卷。
此次活動,是學校貫徹落實市教育兩委關于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是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人民城市”為特色主題,著力打造思政課特色品牌,積極探索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校內思政課與校外實踐地相結合的育人新模式,是與西青區等政府機構深度合作,開展校地合作育人共同體的新探索。
精心籌劃
校地協同育人奏響“大思政課”交響曲
為確保實踐教學的深度與實效,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團隊圍繞“人民城市”主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人民城市主題、精心規劃“文化天津”“生態天津”“智慧天津”“治理天津”“健康天津”等方向深入開展集體備課和實地踏勘,確定研學路線,撰寫實踐教學教案講義。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學院自今年3月起,與西青區委、區政府積極協調場地、人員、物資等,為“探尋人民城市”大中小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探尋文脈
歷史與現代交融,感悟人民智慧
在楊柳青民俗文化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以楊柳青年畫發展為主線,帶領學生們穿越古鎮千年歷史。從“運河通航”的繁盛到“非遺傳承”的堅守,師生們在民俗文化、大院文化、年畫文化等多元符號中,共同探尋其中蘊含的“人民智慧”與“城市文脈”。天津一中濱海學校學生深有感觸地說:“通過老師的講解和眼前的實物,我真切感受到了楊柳青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正是我們城市生生不息的根脈所在?!?/p>
指尖匠心
非遺活態傳承,注入青春活力
移步玉成號霍氏年畫坊,非遺傳承人張宏老師為學生講授年畫的“勾、刻、印、繪、裱”等制作工序。同時,來自大中小學四個學段的師生們共同聆聽非遺傳承人的講解,同上一堂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課。《蓮年有余》《事事如意》……一幅幅承載著吉祥寓意的年畫在同學們手中誕生?!斑@不僅是技藝的學習,更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認同。我們要讓這些‘活’的文化在人民的城市中繼續傳承下去?!睂W校參與學生表示,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讓靜態的文化符號轉化為可感可觸的藝術體驗,為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注入了青春活力。
古院熏陶
汲取廉潔智慧,培塑城市基石
在石家大院,授課教師將建筑美學賞析與廉政教育巧妙結合。從院落布局的嚴謹看秩序規范,從精湛雕刻技藝悟工匠精神,從“厚德載?!钡呢翌~銘訓思治家處世之道。新中國反腐敗第一大案的警示教育,與石家“清慎勤”“正己修身”的家訓形成強烈對比,給予師生深刻警示?!扒逭疂嵤莻€人立身之本,更是城市健康發展、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石?!币幻麑W生在筆記本上鄭重寫下感悟。
活態演繹
古鎮街巷盡展天津魅力
在深入體驗古鎮歷史文化與非遺技藝之后,為進一步豐富實踐教學內涵,西青區還為大中小學師生們精心安排了一系列充滿活力的民俗表演。在古鎮的茶苑舞臺、半月臺、戲臺及其他特色點位,師生們近距離欣賞了包括打花棍與轉傘頂技、三仙歸洞、羅圈獻彩等在內的精彩傳統曲藝節目,以及多場融合了傳統元素的舞蹈演繹。這些活態的文化展演,不僅讓師生們沉浸式感受了天津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更生動詮釋了“人民城市”中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此次“大思政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青春感悟
賡續文脈,共繪人民城市新篇章
結束一天的研學行程,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理學院22應化2班金有翼:踏入楊柳青民俗文化館,就像打開了一本記錄著天津往昔歲月的厚重史書,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館內以楊柳青木版年畫為主線,串聯起運河文化、大院文化等豐富內容,通過千余件年畫、老物件和老照片,展現出楊柳青的發展脈絡。最吸引我的是年畫展區,一幅幅精美的楊柳青年畫色彩明艷、人物靈動,細膩筆觸描繪出市井百態,訴說著過去的故事。通過觀看仿真模型讓我仿若置身于昔日運河之上,感受古鎮昔日的繁華盛景。館內的民俗老物件,火炕、燈籠等,滿是生活氣息,勾起人們對往昔生活的回憶。這次參觀,讓我對天津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收獲頗豐,不虛此行。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23給排水6班王俊山:這次大思政課實踐行走進楊柳青年畫,讓我深刻觸摸到傳統文化的脈搏。親手體驗拓印和上色,遠比書本上的描述來得震撼。當墨汁在雕版上均勻鋪開,宣紙覆上拓印,反復印刷,再小心翼翼把宣紙揭起那一刻,墨線勾勒的蓮年有余年畫躍然紙上,那份驚喜難以言表。隨后的上色更是一次靜心的修行,將艷麗的色彩在既定的線條內細致填充,我體會到匠人“慢工出細活”的專注與一絲不茍。每一筆都需耐心,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界”,這讓我聯想到做人做事同樣不僅需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也需要在大膽中創新。楊柳青年畫不僅是精美的藝術,更是承載著深厚民族情感與生活智慧的文化符號。這次實踐,讓我真切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深刻理解了作為新時代青年,守護、傳承、創新這份文化瑰寶的責任之重。它啟示我們,弘揚文化自信,需要從了解、體驗和敬畏開始,在身體力行中汲取力量,為民族文化注入青春的注腳。
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24建環5班朱長碩:本次社會實踐我們參觀了石家大院與民俗博物館,并觀看了許多民俗表演,我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大院建筑古樸典雅,磚雕、木雕、石雕精美絕倫,每一處細節都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故事。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昔日主人的富庶與生活氣息。然而,它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興衰。如今,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文化的傳承者。在這里,我深刻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更加珍惜當下和平美好的生活。希望我們能更好地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讓它們繼續訴說著歷史的故事,傳承著民族的精神。
六月初夏,千年古鎮天津楊柳青生機盎然。6月5日,一場由天津城建大學牽頭,聯動大中小學師生共200余人參與的“探尋人民城市”主題“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在楊柳青古鎮精彩舉行。大中小四個學段師生們沉浸式感悟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刻領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共同感悟新時代西青區楊柳青古鎮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導下煥新工作的生動畫卷。
此次活動,是學校貫徹落實市教育兩委關于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是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人民城市”為特色主題,著力打造思政課特色品牌,積極探索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校內思政課與校外實踐地相結合的育人新模式,是與西青區等政府機構深度合作,開展校地合作育人共同體的新探索。
展望未來
深化一體化建設,拓展人民城市實踐版圖
據悉,馬克思主義學院近年來積極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已與全市45所中小學建立合作,系統構建“理論教學+實踐研學+網絡教育+社會宣講”模式?!疤綄と嗣癯鞘小睂嵺`教學品牌的打造,正是其生動實踐。馬克思主義學院未來將持續深化校際協同與校地聯動,在本次“文化天津”主題研學的基礎上,還將開展“智慧天津”“生態天津”“治理天津”“健康天津”等多元實踐路線,旨在引導廣大學生在行走中觀察城市發展、感悟人民至上理念,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人民城市——天津”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共同書寫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的青春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