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廣州7月16日電(記者秦迪)近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廣州市第一中學附屬詹天佑小學等單位聯合舉辦“名人故里探遺韻,西關少年非遺行”假期教育活動。活動以“行走的思政課”形式串聯詹天佑故居與陳家祠兩大文化地標,針對不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設計分層體驗活動,讓大學、小學師生在非遺互動中解鎖“因材施教”的思政新路徑。
詹天佑故居里的分級思政課。活動方供圖
據介紹,此次活動以“高校理論支撐+小學分齡實施+文化場館資源適配”的三級聯動模式開展,在整合詹天佑故居紀念館館藏文物與陳家祠非遺資源的同時,按“低年級重感知、中年級重體驗、高年級重探究”的邏輯分層設計:低年級聚焦“看得見的文化符號”,中年級側重“摸得著的技藝傳承”,高年級則深入“悟得到的精神內核”。
例如,在非遺體驗環節,低年級學生在“高鐵票”工坊里,設計添加高鐵、軌道等現代元素;中年級學生則挑戰“鐵路剪紙”,用剪刀剪出火車頭與詹天佑故居輪廓;高年級學生則嘗試“建筑密碼解讀”,在陳家祠陶塑中尋找“愛國”“團結”等精神符號,并用文字記錄感悟。廣州市第一中學附屬詹天佑小學書記陳國泰表示,同樣是非遺,低年級需要“玩中學”,高年級則能“做中思”,分層設計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認知層面與文化“對話”。
據悉,該活動是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實踐,后續將整理形成“分年級非遺思政課程包”,包含不同學段的教案、教具與評價標準。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譚穎思指出,“當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思政共鳴點’,文化自信的種子才能真正扎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