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孔孟之鄉”,濟寧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近年來,濟寧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串聯各類文化遺產、自然景區,文化和旅游逐步實現深度融合。
游客在尼山魯源村體驗 魯源村供圖
5月31日,位于山東濟寧的“穿越千年 尋夢魯源”尼山魯源村正式開村,這片承載著深厚儒家文化底蘊的土地向游客敞開大門。尼山魯源村毗鄰尼山圣境,通過沉浸式場景、創新互動與全季運營,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為濟寧文旅注入新動能。
在日前召開的2025濟寧市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工作會議上,濟寧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要錨定“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標,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讓“文化中國行,歡迎到濟寧”“文化濟寧,禮迎天下”深入人心,成為濟寧閃亮的城市名片。
作為“孔孟之鄉”,濟寧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近年來,濟寧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串聯各類文化遺產、自然景區,創新推出“孔孟文化修身之旅”“國學經典研學之旅”“拜圣習武體驗之旅”等精品線路,舉辦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中國·濟寧研學旅行創新發展大會等活動,文化和旅游逐步實現深度融合。
今年“五一”假期,濟寧24個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29.92萬人次,同比增長12.73%;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21.90%,展現出文旅市場的蓬勃生機。
在濟寧市任城區經營民宿的許富洋,對于這兩年當地旅游市場的變化有著深刻感受。“2019年我剛開始經營民宿時,多是本地人周末來體驗。今年端午節假期,我的4套民宿院子的顧客全是外地游客。”許富洋說,和住客閑聊起來,發現大家對濟寧的旅游新業態非常滿意,認為這里既有針對孩子研學開發的特色課程,又有專門的鄉村旅游路線。
大項目正成為濟寧文旅發展的引擎。今年4月,濟寧文旅招商推介會在魯源村舉辦,42個重點項目集中發布、15個合作項目現場簽約,為文旅產業注入源頭活水。過去幾年,任城區聚焦“運河文化特色區”定位,以打造“魯西南游客集散地”為目標,推進“運河印象”等文旅產業項目建設,“國投麷街”項目入選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文旅產業賦能城市發展省級典型案例,“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獲省級首批“好客山東”古風市集榮譽稱號,四季牡丹園獲評省級“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主題活動優秀案例。
尼山魯源村的建設,是濟寧推動“文旅+科技+教育”融合的又一典范。這個毗鄰尼山圣境的文旅綜合體,以“明禮生活方式”為主題,打造全齡、全時、全季的體驗場景,AI機器人導覽、沉浸式劇場、研學工坊有機融合,展現“文化體驗+科技賦能+教育轉化”的巨大潛力。正如項目負責人朱厚霖所言:“這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景區,而是一個能讓游客‘生活在文化里’的體驗場。”
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濟寧將著重培育一流場景業態,集中攻堅32個在建文旅項目,大力實施景區煥新項目,持續推動“魯源奇妙夜”等沉浸式新場景,以優質供給吸引國內外游客。
來源:中國文化報 記者:蘇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