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40歲,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小二十年,經歷了結婚生子,生活和工作重重壓力,我才真切明白:父母有無退休金,對子女的生活和婚姻影響真的太大了。
這也不是我瞎說什么大道理,而是從我自己和身邊實實在在發生的故事得出的感悟。
就拿我家隔壁的李叔和張叔來說。
他們兩家以前條件差不多,都是普通工人家庭。但10多年年,廠里有個補繳養老保險的政策,可以一次性補繳6萬元,然后退休后就可以擁有退休金。
當時李叔咬咬牙,東拼西湊借了12萬,給兩口子都補繳了。
而張叔覺得不劃算,一次性投資12萬,60歲才能領,真的太遙遠了,并且想著自己有存款,以后靠兒子養老就行,就沒補繳。
而現在,十多年過去,李叔老兩口每個月加起來能領4000多退休金。他們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自在,沒事就去公園遛彎、跳跳廣場舞,每年還能出去旅游兩三次。
他兒子結婚時,李叔不僅幫著付了房子首付,還出了十來萬彩禮錢。
小兩口婚后也沒什么負擔,一不用管父母,二也不用操心太多孩子之事,都會由李叔夫妻倆幫忙養育。他們小兩口的日子可謂是過得自在又輕松。
反觀張叔家,就沒這么順利了。張叔老伴前兩年生了場大病,住院做手術花了不少錢。
因為買的是城鄉居民醫保,報銷費用不高,不到一年就花光了十來萬積蓄,甚至還跟親戚借了不少錢。
張叔的兒子小張,原本談了個不錯的女朋友,都快到談婚論嫁的階段了。可女方家長一打聽張叔家的情況,知道老兩口身體不太好,還沒退休金,又有外債,就不同意這門婚事。
雖然小張和女朋友戀愛了三年多你,感情挺好,不想分手,可現實擺在面前,最后還是無奈地分了手。
到現在為止,已經35歲的小張都沒娶到媳婦。
這樣的故事,在我身邊實在太多。我同學王芳也是如此,她父母都是農民,沒有退休金。王芳大學畢業后,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談了個男朋友。
男朋友家里條件不錯,父母都有穩定的退休金。
兩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男方父母一開始對王芳挺滿意,可后來知道王芳父母沒有退休金,態度就變了。
他們覺得王芳家是雙女戶,以后王芳的父母生病或者生活困難,那自己兒子就得幫著王芳承擔很大的經濟壓力。
所以,他們不贊同這種婚姻,就想自己的兒子能找個父母有退休金的對象,這樣不用怎么負擔老人的晚年,才能讓兒子過得幸福,他們也才能放心。而最后王芳這段感情,也無疾而終。
后來,王芳雖然也順利結了婚,但男方家庭條件一般,父母沒有退休金。
兩人結婚后,日子也過得緊緊巴巴。王芳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三天兩頭生病。
看病買藥的錢,都得王芳和丈夫出。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房貸、孩子的開銷,兩口子每天都為錢發愁,經常因為經濟問題吵架。
而我能擁有現在的幸福,真的要感謝父母當年的遠見。
當年,補繳政策出來時,我父親就咬著牙湊了6萬塊,把社保補齊;
而我母親更拼,在服裝廠干了十年流水線,50歲被辭退后,自己再出去打工,每個月自費交了五年社保。
現在二老每月退休金加起來4000多,不僅能照顧好自己,偶爾還能幫我還還房貸。
記得4年前,我和媳婦結婚時,她半開玩笑地說:“要不是看你爸媽都有退休金,老了不用我們操心,我可不敢跟你結婚。”
這話雖然現實,卻道出了多少年輕人的心聲。
如今每次家庭聚會,看著父母張羅滿桌好菜,不用我負擔一分錢,我真的很慶幸他們早早為自己的晚年鋪好了路。
有退休金的父母,不僅給自己買了份尊嚴,更給子女的婚姻上了道保險。在這個房貸、車貸、育兒成本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年代,老人每月準時到賬的退休金,就是子女婚姻最堅實的后盾。
所以說,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趁年輕,一定要為自己的養老做好規劃。
有條件的,一定要按時繳納養老保險。別像我認識的那些叔叔阿姨,年輕時覺得養老保險沒用,等老了才后悔莫及。到時候,不僅自己日子不好過,還會拖累子女。
人這一輩子,誰都不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年輕時多為自己打算,老了才能活得有尊嚴、有底氣,也能讓子女的生活和婚姻少一些阻礙,多一些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