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上午9:30,深圳大學漢詩藝術創新研究中心松竹體十三行漢詩吉華基地與潤志歲月紅色文化活動基地授牌儀式,在吉華路359 - 1號華光大帝古廟旁的梅山書院隆重舉行。本次活動得到了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粵港愛心義工聯盟主席、香港信用擔保聯合會主席、深圳市聚愛會榮譽會長、世界五邑商會榮譽主席、國際潮商聯誼會文化主席、廣東惠州紅棉慈善會榮譽主席、UPSU 智庫研究主席,廣東省山東商會(深圳)副會長汪潤田主席出席大會主禮大會,并贊助紅軍裝。 特別感謝易洪鋒團長和帶領40多位華強北公益鋼琴藝術團團友為盛會奉獻精彩舞蹈和大合唱等文藝節目展演,參加盛典和眾多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文化盛事。
深圳大學漢詩藝術創新研究中心長期致力于漢詩的傳承與創新,松竹體十三行漢詩作為其重要研究成果,以獨特的韻律和結構展現了漢詩的新魅力。此次松竹體十三行漢詩吉華基地的設立,旨在進一步推廣漢詩文化,為漢詩愛好者搭建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臺,讓更多人感受傳統詩歌的魅力,激發對漢詩藝術的創新熱情。
深圳潤志歲月紅色文化活動基地的成立,則承載著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使命。在新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是激勵人們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該基地將通過舉辦各類紅色文化活動,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文化在吉華地區煥發新的活力,激勵廣大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 。
授牌儀式上,深圳大學相關領導表示,此次兩大基地落戶吉華,是學校與地方文化合作的重要成果,未來將充分發揮高校的學術資源優勢,與吉華地區緊密協作,在漢詩藝術創新與紅色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梅山書院作為授牌儀式的舉辦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兩大基地的設立相得益彰。深圳大學兩大文化基地落戶吉華 開啟漢詩傳承與紅色文化弘揚新篇章一直以來積極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未來也將為兩大基地的活動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共同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黃教授在活動中發出誠摯邀請,希望社會各界人士持續關注兩大基地的發展,積極參與基地組織的各類文化活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大學漢詩藝術創新研究中心松竹體十三行漢詩吉華基地與潤志歲月紅色文化活動基地將成為吉華地區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貢獻積極力量,書寫文化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本次活動出席嘉賓:
深圳大學漢詩藝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松竹體十三行漢詩創始人黃永健;粵港愛心義工聯盟汪潤田主席;深圳潤志歲月文化館館長張志新館長;深圳文博宮大成文化統籌委員趙蓮英;深圳大學漢詩藝術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帆;深圳大學漢詩藝術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申崢嶸;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黃碧宗;深圳市東弘公益基金會會長賈海安;深圳市東江縱隊老戰士聯誼會副會長張仕安;深圳市僑商國際聯合會副會長廖起蜀;深圳市教授協會秘書長:李懷彬;深圳鵬城愛心義工協會張玉斌會長;坤哥;民族歌星周健;印順大弟子《南方大視野》副總編李春曉;深圳遠望集團董事長張武林; 深圳市華文文學學會副秘書長姚寒俊;深圳市南山區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彭海濤;深圳電視臺民心橋欄目夏志強;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教授陳鷹;詩人王少富;詩人陳榮榮,深圳市教授協會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主持人趙忠;福田區作協李敏主持;全國十佳攝影家舒局;著名攝影家雷達;龍崗區作家協會主席虞宵;易洪鋒,華強北公益鋼琴演藝團團長(2次上央視);黃運紅,長青詩社新詩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朗誦家協會朗誦家;劉輝深特酒業董事長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取得圓滿舉辦。
編輯:盧瑩 編審:余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