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今年考試時會不會還有他?”
“求助信、建議信、請假條,他會有什么樣的訴求?”
引起考生們討論的“他”,其實是高考英語試卷中的一個虛擬人物,名叫李華。由于此人出現的頻率太高,因此每年高考開始前都會有不少人線上押寶。果不其然,2025年高考的英語科目考試剛剛結束,“高考英語”等詞條就沖上熱搜,英語作文里,李華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了。
那么,李華到底是什么身份?為何英語考試偏偏看中了李華?
歷年高考英語卷中,“李華”累計出現上百次
今年高考,李華高調“刷屏”,出現在多個省份的高考英語作文中:
北京高考英語的作文題是將考生身份設定為高三學生李華,題目指出聯合國正面向全球青少年開展倡議征集活動,李華的外國好友Jim打算參加,為此發來郵件,就倡議內容詢問李華的建議;新課標一卷的英語作文題目則是將考生身份設定為李華,就班級增設的欄目給出自己的選擇和原因;新課標二卷的英語作文題目也是將考生身份設定為李華,要求他詢問外教負責的文章進度以及提醒外教交稿日期。
李華在英語作文里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當年的高考英語作文題就是幫李華寫一封信。自此之后,各地區模擬試卷也好,高考試卷也罷,李華總是頻頻出現。例如,2007年,全國卷I,作文題目是要幫李華寫信找筆友;2019年,全國一二三卷全是李華,分別要考生幫他寫志愿者申請信、給隊友寫排球比賽的加油信、邀請朋友參加音樂節;2022年,北京卷里,考生要幫李華寫信“邀請Jim為班級開展一場線上的英語寫作交流活動”。
據統計,1995年至2019年,李華光是在高考題目里,就出現了108次。
“英語作文釘子戶”李華,你到底是誰?
在網上,這個名字已經有了一個專屬的詞條。在百度百科的介紹中,李華,是中高考英語作文常現人物,他通常是某中學的學生,擔任該校學生會主席。他經常助人為樂,并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他的英語十分優秀,經常給外國筆友寫信,擅長分享他的生活,愿意帶外國朋友參觀中國。他也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但英語好,體育水平也是一流。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父母的小助手,在父親出差時照顧好母親,受到了父親的表揚。
1995年,李華“首秀”,便是邀請來自英國的Peter去人民公園野餐。第二年的高考英語作文里,李華再次出現,試題里介紹,他出生于1977年。個別時候,李華是求職者、大學生等角色。但大部分年份,李華都是一位愛轉學的中學生,晨光中學、紅星中學、新華中學、育才中學……到了哪個省份、哪張卷子,李華便入鄉隨俗,就地入學,陪伴當地考生度過高考時光。
記者梳理發現,20多年來,李華大多數時間都在請考生幫他寫信,寫信主題更是五花八門,包括建議信、請假條、求助信等等。具體而言,有向外國友人介紹校園生活、中國景點、日程安排的;有邀請外國友人參加互動的;有給夏令營、校刊記者、支教老師、英文秘書等活動寫報名信的……
網友還給他起了外號,稱他為“英語作文釘子戶”“英語作文帝”。
英語作文,為何選中了這個名字?
為什么英語作文主人公都是“李華”?截至目前,并沒有權威的解釋。
不過,據一位參與過命題的英語老師透露,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叫什么并不重要,李華這個名字比較大眾化,用漢語拼音表達起來比較方便,Li Hua,與英語單詞沒有相似性,也方便閱卷。
考生們也有不一樣的解讀: “李”是中國大姓氏,“華”這個字寄托了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等的寓意。
雖然在采訪時,不少考生吐槽“李華,你什么時候能獨立自己寫信”“高考以后再也不幫他寫了”,但實際上,李華已經成為幾代人的集體青春記憶。2023屆北京考生優優說,“每年6月大家都在說,這是最后一次給他寫信了。但其實,每當提起李華,就想起了高中緊張又熱血的備考生活,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高考結束,又有一代人要對李華說再見了,或許明年,“李華”又將重來。正如考生所說,“沒有人永遠給李華寫信,但是永遠有人給李華寫信”。
來源:海報新聞 首席記者李子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