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韋神想要拓展社交圈
卻被北大叫停?
阻礙竟是…
“大家好,我叫韋東奕,這是我的賬號。”
圖源:抖音 @韋東奕
高考前一天,6月6日,“韋神”韋東奕發布了4秒短視頻,內容僅僅包含以上3句話。
4天過去,卻已經擁有了2000萬+粉絲。
一出手,仍然是現象級的火爆場面。
4年前的2021年,以北大“掃地僧”形象示人的他,靠著一條采訪視頻“長紅”到了現在。
圖源:網絡
誰也想不到,這個拎著一瓶礦泉水兩個饅頭,其貌不揚的29歲年輕人,竟是北大數學系助理教授,數學圈里大名鼎鼎的“韋神”——
高中被選入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 18歲被保送到北大數學系; 大三參加“丘成桐數學競賽”,拿下“分析、幾何、概率、應用”四項金獎和個人全能獎。 在三維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正則性問題上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其博士論文《軸對稱Navier-Stokes方程與無粘阻尼問題》,被評為北京大學2018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該方程是描述粘性流體運動規律的核心基礎,是航空航天、氣象預報等領域的核心基礎。 拒絕哈佛大學邀請,入職了北大數學科學學院,成為一名研究員......
他被評價為:“他的產出就是數學公式,一點突破能帶來整個領域的跨越性的升級,是從0到1,乃至10000 的賦能。就象原始部落中第一個摩擦出火種的人?!?/strong>
4年過去,常伴他的仍然是簡單的饅頭和水,和他 醉心的數學世界。
期間不斷有關于他的新聞“物料”釋出: 一個月生活費只花300元、獎杯堆放角落根本不在乎、課堂內容有多么深奧,以至于沒幾個人聽得懂......
圖源: 網絡
其實, 這樣的大神,畢竟是人,也有普通的社交需要。
韋神拍攝短視頻,背后是家屬的幕后操作,家屬們表示:會用來做數學分享,讓他多接觸世界。
韋神的“社交干預”項目正式被家人朋友們提上日程。
可是天不隨人愿。
有消息稱,爆火之后,被北京大學叫停了這一賬號。
理由是因為外界的各種言論太過紛擾,而數學研究需要安靜的治學環境。
而幫他開設賬號的堂哥也回應,或暫停更新賬號。韋神踏出的社交第一步,就這么“胎死腹中”。
確實,這次爆火視頻引發的漲粉速度實在嚇人。
視頻發布的時間節點是在高考前一天,大家把他的出現當作數學之神的“顯靈”,頂禮膜拜,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試順利。
這樣國家級的人才,也被當作了“國家財產”,重點保護對象。
大家敬佩他,尊敬他。
也有各種打擊:
有人好奇甚至評判他的生活方式(一瓶水,幾個饅頭,簡單到極致);
還有人基于刻板印象發表看法,比如“就算有才也不會選他做女婿”...
還有假冒他的賬號紛紛冒出頭,借流量牟利。
其家人也被懷疑是想借韋神流量賺錢。
一個視頻,引出各種情緒:極度的尊重,全面的打壓,或者是別有用心的利用,揣測懷疑......
但別忘了,他和家人開設短視頻,目的不過是“多接觸世界”,如今卻與預想的背道而馳,短暫試水后不再更新,也可以理解。
此前爆出的韋神與侄子侄女的合影,讓我們也看到了生活中一個作為普通人的韋東奕的縮影。
真心希望韋神的生活多一點,畢竟被神化的背后,他也是一個普通人,而不是真的神。
大神想要普通社交,也太難了。自閉癥孩子何嘗不是如此?
2.
對譜系孩子來說
想要拓展社交圈
過多的期待也是阻礙
韋神曾被疑似是阿斯伯格綜合征,雖然也有種種跡象表明,他不是,但是也徹底被很多譜系家長們關注上,惦記上了。
因為這份關心,雖然他沒有被確診過,但與我們譜系圈也有了關聯。
就算韋神真的是自閉癥譜系,也是極致的天才,人群中的一小撮。
而我們的孩子,大多是沒有這樣的天賦的,終其一生,只是一個“普通的譜系孩子”罷了。
要說相似之處,那就是“社交難”。
譜系家長和韋東奕的堂哥一家有著共同的希望:
從狹隘的興趣中走出來,與現實中真實的人建立更多的情感聯結。
韋東奕“拓展朋友圈”受阻的原因是“被神話”“被污名化”“被圍觀”。
而譜系孩子的社交干預之路,也會遇見很多阻礙,說實話,有時候家長的“過度期待”也是阻礙。
曾見過一個孩子被爺爺按著頭和人打招呼,這個譜系孩子能夠乖乖地完成,該上的課程也乖乖去上,但是在真實的與老師的互動中,他卻一句話也不說,在別人都玩得很開心的時候,一個人看著窗外。
家長很著急孩子的未來,期待孩子能快點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馬上學會很多的“認知”、很快能和同伴玩得起來,但是使用的方法是教一些單個的字,或者單純的社交技巧,而忽略了一切要從培養和珍惜孩子的“社交動機”開始。
3.
想要拓展社交圈?
“重復”人與人真實的交往
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往無非是“有發起、有回應?!?/p>
有來有回,來來回回,關系就這么被建立起來了。
譜系孩子建立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往通常要經歷這三階段。
第一階段:孩子看上去沉浸在自我世界里,自說自話,有刻板動作,或沉迷的興趣愛好。其實這里面刻板行為中蘊藏了他們的需要,比如安全感的尋求,對物品的學習探索,也蘊藏了我們可以和他們展開互動的契機,也就是他們的“社交動機”。 第二階段:被跟隨、被識別、被回應的孩子在與老師的互動中,參與狀態變好、一來一回的互動維持時間變長,對老師的回應言語或肢體的回應越來越多。孩子理解到:“與人互動能滿足自身需求“”自己的溝通能影響他人"。 第三階段:和老師的關系越來越好,孩子開始展示出對社交合作的渴望,也在意關系的維護,會做出妥協,繼續維持關系。
不管是韋神,還是我們的譜系孩子,希望他們都能越來越多的享受與真實的人交往的樂趣。
編輯 | 心怡
“暖星之家”機構服務,掃碼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