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高考,很多家長都在考場外守護著,出了考場如果看到孩子心情不好還不敢問什么,看到孩子心情好,就問孩子想吃什么。
這讓我忽然想起來幾十年前讀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一來上學還沒有那么的流行,二來對學習沒概念,所以也想著不讀書,結果家里人就會“勸學”,但一般都是恐嚇式勸學,現(xiàn)在想想也挺有意思,只是這種方式已經(jīng)消失了,因為沒辦法去做了!
1.
我依然清晰的記得,那個時候不想上學,就從學校的狗洞里鉆出來,跑到河邊或是樹上玩一上午一下午,等放學的時候再回家。
我也記得我家鄰居比我小一歲,不樂意讀書,他媽媽拿著柳樹條子打了一路,從家里打到了學校,結果人剛離開學校,鄰居就從狗洞里鉆了出來。
還有一個是我印象比較深的,那真的是去打坷垃!
在我們老家,如果你不努力讀書,家長就會說“不讀書將來就打坷垃!”
在那個時候打工還沒有流行起來,一般都是靠家里的幾畝地生活,但基本都是靠人工干活。
5月拿著鐮刀割麥子,碾麥子,揚麥子,到了6月開始拉著鐵耬去種玉米,每次干完活肩膀都是紅紅的。
收了玉米之后,就要打坷垃,當然,秋季的時候如果種小麥啥的,也是需要打坷垃!
沒有機器,純?nèi)斯じ?,這是體力活,是吃苦的活。
所以家長就說,讀書是輕松的事情,如果你不讀書,那就打坷垃吧,受苦受罪。
后來這種說法還演變成“修地球”。
2.
純靠人工的時候,哪里都需要力氣活,小孩子根本就干不動。
收玉米是最累的。
玉米收上來之后,要拿著撅 頭去玉米連根刨起來,等刨完之后,太陽曬得也差不多,這個時候再拿一個榔頭把玉米根部的泥土給敲掉,這才能夠拉回家。
這個過程,就是比較累的,也就是打坷垃!
再到后來有了拖拉機,有了專門的工具,收完秋季莊稼要進行土地深翻,那個時候翻新出來的土都是比較有粘性,或者是塊頭比較大,遠遠看上去是一片地都翻新了,但走近一看,溝溝壑壑,大塊大塊的土在那放著。
這也需要人去打碎,不然影響小麥播種、出苗!
然而我見過一個,那才是真的在“修地球”!
我們村有個人,暫且叫他老張吧,老張比我大很多,當時他讀小學五年級,但年齡應該有十五歲左右吧(普遍上學晚,十五六才小學五年級真正常),個頭也不低,就是不樂意上學,非要出去打工。
他父親就進行了“勸學”,讓他打坷垃!
老張家的一塊地就在我們學校大門口前面不到300米的地方,那個時候好像是寒冬(至少是很冷很冷了),每天我們路過地頭的時候就看到他拿著一個撅頭或者是三齒耙子或者是鐵鍬在那個干活。
放學的時候,我們路過地頭,他還在地里干活。
也有人問他干活累不累,要不要回去上學。
他笑笑說,不回去,反正也學不會,打坷垃也不回去上學。
后來,一塊地給他翻新了一個遍,他父親最后也無奈,只好隨他的心了!
3.
等我讀高中的時候,我身邊也有不讀書的,但那個時候種地的工具很多,打坷垃就不多見了。
那怎么勸學呢?
冬天的時候,讓不讀書的孩子去撿樹枝,用涼水洗手。
我是看到那手凍得又紅又紫,甚至是潰爛,但不想讀書的想法出來后,誰也勸不住了!
最后,還是不去讀書!
我曾問過那些早早不讀書的人后悔嗎,他們也反問我上了大學就真的開心嗎?
當下我們這群人,讀大學的寥寥無幾,很多都是小學、初中畢業(yè),高中畢業(yè)的也很多。
有的人已經(jīng)三胎了,有的人孩子已經(jīng)快小學畢業(yè)了,有的人車房什么都有了,實現(xiàn)了小小的財富自由,沒事就出去旅游。
而像我們這些讀大學的,才剛剛開始生孩子買房子買車,過年的時候跟他們在一起,說不了什么話,因為沒有共同話題了,而也深刻的感受到,他們的日子,是我們需要努力很久才追上去的!
所以你說,幸福是什么呢?路有對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