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期,酒店領域大事不斷。美股上市的亞朵酒店深陷“醫院枕套事件”危機,國內資本上市的錦江酒店正籌劃港交所二次上市。
此時的布丁酒店正在等待股轉系統最終的“宣判”,強制終止掛牌,退出新三板已成定局。
對布丁酒店而言,退出新三板這塊資本市場,只是十年新三板上市融資之路的結束。要想活下去,還需面對更多。
?攝圖網
市場容不下經濟型連鎖酒店?
營收2.39億元,同比下降15.07%;虧損1513.56萬元,由盈轉虧;負債率104.01%,不降反升。這是布丁酒店2024年的業績。
即便在2023年,布丁酒店僅獲得540.6萬元的凈利潤,仍然未能有效彌補完疫情期間積累的凈資產虧損。從官方解除甲類傳染病管理措施,形式意義宣布疫情結束已經兩年有余,而布丁酒店卻還在為疫情期間的虧損買單。那么,布丁酒店究竟虧損多少呢?
2020年被布丁酒店稱之為“魔幻的一年”。布丁酒店收入遭遇斷崖式下降,從5.31億元腰斬為2.23億元,同比減少57.93%;虧損從2540.53萬元增至1.03億元,虧損擴大305.33%。
在“做緊湊型有限服務連鎖酒店運營商”的戰略下,布丁酒店2021年的日子并未好過些。收入比上年略有增長,虧損擴大69.33%,達到1.74億元。
時間來到2022年,布丁酒店仍然不見好轉。營收同比下降23.86%,僅為1.85億元;但虧損有所收窄,為-0.81億元。
布丁酒店三年累計虧損達到3.58億元。但這卻并非造成布丁酒店強制摘牌退市的直接原因。
直接造成布丁酒店被強制性摘牌退市的原因是: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第三章第十七條的規定,掛牌公司出現“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均為負值”之情形,股轉系統將終止其股票掛牌。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布丁酒店期末凈資產分別為-611.73萬元、-56.52萬元和-1570.09萬元。
布丁酒店在品牌建設方面著重表現在經濟型酒店系列,其品牌包括布丁、布丁嚴選、布丁精選、布乙聯盟、輕亭、布丁驛、爆米花酒店、萊往、心逸等品牌。也有部分中高端酒店品牌,包括智尚、智尚臻選、春秋布舍、舒尚簡愛、Zchic、Zchic&簡愛等多個品牌。實際上,無論是經濟型還是中高端酒店,布丁酒店品牌的知名度已遠遠落后于其他幾大品牌。
布丁酒店作為經濟型連鎖酒店集團的代表,究竟有多少客房呢?從公開數據開來,早在2019年末,布丁酒店就宣稱其有1000家門店,近4萬間客房。這是布丁酒店的高光時刻,年收入5個億小目標。作為創始人的朱暉毫不掩飾地喊出:2020年要新增400家門店,其中一半將是中端酒店。
或許,同樣不應該被遺忘的還有在2019年來勢兇猛的OYO。雨后春筍遍地開花的加盟速度,確實讓人嘖舌。進入中國市場不足兩年,就宣布OYO在全國擁有超1萬家酒店、50萬間客房。
真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無情的疫情,讓OYO在中國瘋狂的擴張止步于2019年。同樣喊出豪言壯語的布丁酒店也被淹沒在“魔幻的一年”里。
經濟型連鎖酒店閉店潮來襲。2020年布丁酒店并未新增400家門店,而是關掉約300家加盟店。而在2020年,全國酒店業關店數量超過15萬家。
2021年,作為布丁酒店C輪投資者之一的信達國萃因投資協議相關約定,更是將布丁酒店告上法院,導致作為創始人的朱暉被列為失信執行人,也就有了朱暉坐綠皮火車進京打官司的名場面。
經濟型連鎖酒店所面臨運營成本上漲、收益和入住率下滑、設施老舊、人員管理渙散等問題十分突出。且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需求,這才是最嚴重的危機。經濟型連鎖酒店是繼續下沉到四五線城市還是升級為中高端酒店,市場已經給出比較明確的選擇。
似乎只在一夜間,同一個位置的漢庭酒店搖身一變成了全季酒店,7天連鎖酒店改造升級成麗楓酒店,如家酒店升級為如家商旅酒店。這已經是數年前的變化。
布丁酒店還是有調性的。即便如此缺錢,布丁酒店卻鮮有銀行借款。
?攝圖網
布丁酒店的歸途在何處?
布丁酒店退出新三板只是時間問題,但歸途在何處?或許可以從如家、7天酒店的發展中,得到些許啟發。
布丁酒店成立的2006年,正處于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集體出海的前夜。
這年10月,季琦創立的如家酒店在納斯達克上市。而在一年前,離開攜程不久的鄭南雁聯合何伯權創辦了7天連鎖酒店。同年成立的經濟型連鎖酒店還有季琦的漢庭酒店(現華住集團的前身)。2007年10月,7天連鎖酒店籌劃推動赴美上市計劃。但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讓7天連鎖酒店的上市之路有了些許波折。直到2009年11月,7天連鎖酒店終于如愿在紐交所上市。
2010年3月,漢庭酒店集團(現華住酒店集團)也成功在納斯達克撞鐘上市。至此,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三國殺”局面形成。
好景不長,海外上市的經濟型連鎖酒店深陷低股價和低估值的漩渦,為了打破這一僵局,私有化退市成了最佳的選擇。2013年7月,7天連鎖酒店率先從紐交所退市,由鄭南雁成立的鉑濤集團完成對7天連鎖酒店的私有化收購,并在隨后推出一系列中端酒店品牌。
從國外資本市場回歸的7天連鎖酒店并未停歇。2015年至2018年間,錦江酒店累計耗資近百億元實現了對鉑濤集團的絕對控股權。而包括7天連鎖酒店在內的鉑濤集團已經實現了“錦江化”,雖然7天連鎖酒店依然存在,但7天連鎖酒店基本消失在大眾視野。
2016年3月,如家酒店也進入私有化退市階段,首旅酒店耗資超過110億元拿下如家酒店。一年后,首旅酒店集團與如家酒店集團合并,同時設立高端酒店事業部、中高端酒店事業部、經濟型商旅酒店事業部三個事業部。如家酒店正式融入到首旅集團中。
當初的經濟型連鎖酒店“三劍客”只剩下華住酒店集團還在海外上市,7天連鎖酒店和如家酒店選擇擁抱上海和北京國資,并實現了國內上市。
華住酒店集團不寂寞。
2004年成立的格林豪泰酒店,在經歷了2008年和2011年兩次赴美上市計劃擱淺后,終于在2018年在紐交所實現上市。
作為后起之秀的亞朵酒店,以中高端連鎖酒店的身份在2013年亮相,并于2022年11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國內經濟連鎖型酒店“跑馬圈地”大概終結于2017年。那一年華住酒店集團以36.5億元全資收購桔子酒店集團。桔子酒店創始人吳海還做了“悲壯”的告別。
或者可以這樣說,布丁酒店是同期經濟型連鎖酒店里不好不壞的存在。面對強制退市的局面,布丁酒店即便是不甘心,但又無可奈何。是繼續向下兼容經濟型連鎖酒店,還是向上發展中高端酒店,對布丁酒店而言,早應該作出選擇了。或許作為創始人的朱暉也可以像桔子酒店創始人吳海一樣,尋個好價錢,找個金主接盤也未嘗不是一種出路。
(梁青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