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老年防跌倒
時刻要記牢”
跌倒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是我國老年人面臨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跌倒可造成老年人骨折、頭部損傷等,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給老年人及其家人造成痛苦,增加照護負擔。在我國,跌倒是造成老年人創傷性骨折的第一位原因,也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為提升公眾老年人跌倒預防知識和技能,推動老年人跌倒預防控制工作,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聯合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等機構共同發起將每一年6月10日所在一周作為“老年人跌倒預防宣傳周”,其諧音“六十”,這個數字正是人生步入老年階段的起始年齡,關注并預防跌倒這一問題恰逢其時。
今年的6月9-15日是我國首個“老年人跌倒預防宣傳周”,本屆宣傳周的主題是“主動防跌倒,積極老齡化”,宣傳口號為“不跌倒,我能行”,并提出“要鍛煉、要服老、要適老、早治療”的十二字防跌倒口訣。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十二字防跌倒口訣具體是什么吧!
“要鍛煉”,即老年人在任何時候開始鍛煉都不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金雞獨立、提踵、坐站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鍛煉方式改善自身的肌肉力量及平衡功能。
“要服老”,即老年人在心態上應接受增齡導致身體機能退化的現實,主動接受并使用必要的適老輔具;在行為上,要習慣“慢”節奏,起床,起身、站立、走路、上車等動作都要“慢”一點兒。
“要適老”,即對老年人生活的居家環境進行適老化改造,如改善家中照明,室內光線強度適中;去除室內不必要的臺階和門檻;使用防滑材質的地板、地磚并注意保持地面干燥;在馬桶、淋浴、床、沙發、臺階、樓梯、斜坡等重點位置安裝扶手等。
“早治療”,即老年人應積極治療跌倒相關疾病,如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骨骼關節疾病等;如果發生了跌倒,無論受傷與否都要及時告知家人和醫生,以及時排查跌倒發生的原因。
通過老年人跌倒預防宣傳周的發起,讓大家學習掌握預防跌倒的各種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自己學會照顧好自己身體,建立預防跌倒的行為習慣,自己承擔起預防跌倒的任務,從而能夠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
即使老年人跌倒后,不要慌張,要積極自救。不要著急起身,先自行判斷有無受傷,受傷部位、程度,能否自行站起等。經嘗試后,如自己無法起身,不要強行站起。在等待救助期間,可用墊子、衣物、床單等保暖。如傷勢不重,自我判斷可以自己站起,首先應先將身體變為俯臥位,利用身邊的支撐物慢慢起身,不要盲目突然站起,以免加重傷情。起身后先休息片刻,部分恢復體力后再尋求救援或治療。我們在救助跌倒老年人時,需要先判斷傷情,再提供科學幫助。
“家一老,如有一小”
預防跌倒,關愛老年人
讓身邊的“老小孩”
都成為“不倒翁”!
來源:健康徐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