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一級行政區稱為邦。印度人口最多的邦是北方邦,面積24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了2.4億。印度北方邦的人口規模和巴基斯坦相當。巴基斯坦人口約2.48億,總面積約88萬平方公里。而北方邦只有24萬平方公里,那么北方邦為何有2.4億人口呢?
第一,地理優勢。北方邦位于印度北部,和尼泊爾接壤,在印度境內,和比哈爾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等邦接壤。印度北方邦曾經和我國接壤,但印度認為北方邦面積太大,人口太多,到了2000年,印度將北方邦西北部地區升級為北安查爾邦,此后北方邦不再和我國接壤。
北方邦位于恒河大平原的核心區域,地理優勢非常大。北方邦完全屬于平原地區,地形非常平坦,海拔80到120米,適合人類居住生活。北方邦境內有兩條大河,一條是恒河干流,一條是亞穆納河,為北方邦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在這些大型河流的沖擊作用下,北方邦的土壤非常肥沃,屬于熱帶黑土,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北方邦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炎熱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到1200毫米之間,農作物可以達到一年三熟。北方邦廣泛種植水稻、小麥、豆類等農作物,歷來是印度的農業區。北方邦優越的地理環境,可以承載大量人口,支撐了人口的快速增長。在印度各邦之中,北方邦是人口出生率最高的邦之一,預計到2050年前后,印度北方邦的人口可以突破三億大關,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的一級行政區。
第二,歷史因素。恒河平原的歷來是印度的傳統農業區,雅利安人通過興都庫什山脈的開伯爾山口侵入印度后,滅亡了古印度文明,在恒河流域建設了多個雅利安王國。比如跋蹉,摩揭陀等等。摩揭陀王國的核心區域就位于現在的北方邦地區。到了公元前4世紀,印度進入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核心區域也在北方邦。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也位于北方邦,現在是印度重要歷史古跡。
到了公元4世紀,印度進入笈多王朝時代,首都華氏城雖然位于北方邦臨近的比哈爾邦,但笈多王朝的核心區域位于北方邦。13世紀初,北方邦成為德里蘇丹國的統治核心。16世紀時期,莫臥兒帝國建立,以北方邦為統治核心。印度著名古建筑泰姬陵,就是莫臥兒帝國的沙賈汗下令建造的,位于北方邦的阿格拉。
到了英屬印度時期,北方邦是英屬印度最重要的省份,英屬印度的高等法院就設立在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到了英屬印度后期,印度獨立運動高漲,北方邦成為了印度獨立策源地。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家族根據地就位于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
1947年印度獨立后,非常重視北方邦的發展。印度建設了連接首都新德里到加爾各答的鐵路和公路。北方邦成為了印度東西人員和貨物往來的交通要道,吸引大量人口在北方邦聚居。
綜合這些因素,24萬平方公里的北方邦,擁有2.4億龐大人口。這導致北方邦的土地承載能力接近極限,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大量人口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給恒河及其支流造成了巨大污染,清潔飲用水非常缺乏,影響著北方邦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印度北方邦正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