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霞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
張 堃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
趙皓月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轉載自6月9日中誠信研究微信公眾號。
本文字數:1883字
閱讀時間:5分鐘
2025年5月我國進出口總金額5289.8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金額3161億美元,同比增長4.8%;進口金額2128.8億美元,同比-3.4%;貿易順差為1032.2億美元,同比增長26.86%。1-5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累計同比增長6%,進口累計同比下降4.9%。
5月“搶出口”退坡,出口增速有所放緩但仍強于季節性,出口韌性仍存。5月我國出口金額3161億元,同比增長4.8%,分別較上月和去年同期下降3.3和2.6個百分點。原因有二:一是“搶轉口”減弱,5月對東盟出口增速較上月下降近6個百分點,中美關稅大幅下降下“搶轉口”必要性減弱;二是中美貿易談判取得超預期進展,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預期,“搶出口”必要性下降。從高頻數據看,截至5月25日當周,我國監測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四周累計同比降至6.7%,4月底同比為7.3%。但從金額來看,5月出口金額(3161億美元)仍高于2020-2024年同期出口金額均值(2712.5億美元),出口表現仍強于季節性,顯示了我國出口的較強韌性。
從出口國別看,對美出口增速降幅連續擴大,對東盟、歐盟出口增速較快。分地區看,5月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34.5%,降幅較上月大幅擴大13.5個百分點,美國在我國出口比重下滑至9.1%。數據顯示,關稅政策對美國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對我國進口需求下降。5月美國制造業PMI較上月下行0.5個百分點至48.5%,其中進口分項較上月大幅下降7.2個百分點至39.9%,美國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僅增加3.7萬人,為2023年初以來的最低值,美聯儲6月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也顯示,近期美國經濟活動略有下降,表明關稅和政策高度不確定性正在對美國經濟產生廣泛影響。另外一方面,運力不足也是5月對美出口大幅下行的重要原因。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中,5月底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分別較上月增長12.7%和16.5%,表明中美航線集裝箱需求仍在,只是中美貿易緩和后運力調配仍需時間。除美國外,5月我國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表現都較為亮眼。5月我國對東盟、歐盟出口仍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對歐盟的出口增速較上月上升3.8個百分點至12%,對東盟出口增速為14.8%,占我國出口的比重分別為15.7%和18.5%。此外,5月對非洲出口增速為33.3%,始終保持較高增速。從出口增量的貢獻來看,東盟、歐盟、非洲的貢獻率分別為52.6%、37%和34%,美國則為-105.9%,表明關稅博弈存在不確定性背景下我國對美直接出口仍偏弱,但轉口貿易以及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韌性較強,我國出口“基本盤”較為穩定。
出口商品增速延續分化,機電產品和高技術產品韌性較強,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延續為負。從對5月出口的貢獻率來看,機電產品對出口的貢獻率最高,5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7.17%,拉動出口增速4.23個百分點,其中,集成電路出口金額同比增長33.43%。5月3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聲明,宣布原定于當天到期的部分對華關稅豁免措施將延長至2025年8月31日,后續有望繼續支撐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箱包、家具等的增速則由正轉負,關稅戰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我們在此前的研究中也提到,對等關稅的影響或將重點集中在依賴美國市場且行業毛利較低的輕工領域[1]。
進口增速跌幅擴大,內需疲弱是重要原因。5月我國進口金額2128.8億美元,同比下降3.4%,跌幅有所擴大,內需疲弱仍然是進口增速走弱主要原因。5月制造業PMI指數雖然上行0.5個百分點至49.5%,但仍處于收縮區間。從產品結構來看,煤及褐煤、成品油、天然氣、原油進口金額分別下降38.7%、35.7%、28.4%和22.1%,拖累進口增速0.74、0.44、0.49和2.98個百分點。但是,高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仍對本月進口形成了一定支撐,進口增速分別為11.2%、5.54%和47.55%,拉動進口3.10、1.97和1.38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關稅博弈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漸顯現,我國對美直接出口仍偏弱,“搶出口”退坡下出口整體放緩但仍具韌性。盡管5月12日中美貿易談判取得超預期進展,但近期美國出臺對華芯片出口管制,暫停對華芯片設計、軟件銷售,宣布撤銷中國留學生簽證等極端打壓措施,皆表明后續關稅博弈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下半年對出口的拖累或加劇。對此,一方面要“邊打邊談”,6月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表示“雙方要用好已經建立的經貿磋商機制,秉持平等態度,尊重各自關切,爭取雙贏結果。對此,中方是有誠意的,同時也是有原則的”,后續要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加強與美國的談判,爭取更有利的結果。另一方面,要堅持做好自己的事兼顧擴大對外開放,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也能夠為談判增加籌碼,后續應把握政策窗口期,貨幣、財政政策協同發力,投資與消費雙輪驅動,加力提振內需,同時還要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擴大朋友圈,加強與非美國家,特別是歐盟的貿易合作,以合作共贏的姿態對抗美國的單邊霸權。
[1] 貿易戰的歷史視角、影響和應對——中美關稅博弈專題系列(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