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7月13日當周重磅財經事件一覽,以下均為北京時間:
本周重點關注: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暫停期結束、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美聯儲公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國公布6月CPI、PPI、社融數據。
此外, IEA公布月報、歐元區多國公布6月CPI終值,英國、韓國、泰國、新西蘭等國公布利率決議。
美國“對等關稅”暫停期結束,特朗普:將于8月1日開始支付新關稅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開征所謂“對等關稅”,隨后引發全球市場震蕩。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政府又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但維持10%的“基準關稅”,同時威脅美貿易伙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
隨著截止日期的臨近,據環球時報5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政府7月4日起將向尚未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發出新關稅稅率的通知,稅率區間為10%至70%,并計劃從8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稅率上限(70%)遠高于其4月份宣布的50%,市場普遍擔憂此舉將加劇美國經濟的通脹風險,并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資產拋售。
7月5日周五,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向媒體確認,他已簽署了將發往“大概12個”國家的關稅信函,并計劃于周一(7月8日)發出。他將這些信函形容為“要么接受,要么放棄”(take it or leave it)的最后通牒,并直言:
“(相比于此前復雜的談判)信函更好……也容易得多”。
策略轉變的背后,是與主要貿易伙伴談判的屢屢受挫。媒體稱,在與日本和歐盟等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屢屢受挫后,特朗普對這一進程感到失望。曠日持久的傳統貿易談判模式,在白宮設定的加速時間表下面臨巨大挑戰。
截至目前,僅有少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英國在5月達成協議,維持10%的基礎稅率,并在汽車等關鍵領域獲得豁免;越南則成功將其部分商品的關稅從特朗普威脅的46%降至20%。
從復雜談判轉向單邊通牒,美國這一激進的貿易策略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隨著7月9日的最后期限日益臨近,市場正屏息以待,關注這12封神秘信函的最終去向和它們將引爆的連鎖反應。
金磚峰會將于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
據央視新聞,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即將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本次會晤主題設定為“加強全球南方合作,促進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治理”。
多國專家認為,這次領導人會晤將是新成員印度尼西亞和10個伙伴國加入金磚國家后舉行的首次峰會,同時還有多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受邀與會,具有更廣泛代表性,將進一步推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促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向世界展現更強“南方力量”。
專家認為,作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金磚機制發展壯大有助于全球南方國家進一步強化合作。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經濟與國際研究所主任馬科斯·皮雷斯說,擴員后的“大金磚合作”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戰略對話平臺,有助于進一步拉緊各國間政治與經濟聯系,也為全球南方國家參與全球治理、捍衛發展權利、爭取更多話語權提供了平臺。
美聯儲公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
7月10日下周四,美聯儲公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
上月,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連續四次會議暫停降息。周四公布的非農數據展現出美國就業市場的強勁韌性,6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4.7萬,高于市場普遍預期增加10.6萬,失業率從4.24%降至4.12%。
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資深聯儲報道記者Nick Timiraos認為,之前美聯儲官員就提到勞動力市場的數據穩健,以此證明他們在利率決策上采取觀望是合理的,新近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又讓他們可能延長這種政策觀望期。
正如鮑威爾自己所說,一個“穩健的勞動力市場”讓美聯儲有更多時間去觀察今年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本周二鮑威爾在歐洲央行舉行的央行論壇上表示,聯儲官員正在“密切關注勞動力市場”,雖然看到了“逐步降溫”的趨勢,但“我們還沒有真正看到意料之外的疲軟跡象”。
利率互換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7月29-30日會議降息的可能性降至接近零,而9月降息的概率約為75%。目前市場依然預計年內會降息50個基點。
中國公布6月CPI、PPI數據
7月9日,中國公布6月CPI、PPI數據。
上月數據顯示,中國5月CPI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持平,農村下降0.4%;食品價格下降0.4%,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0.5%,服務價格上漲0.5%。1--—5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2%。
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6%。1—5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6%。
國信證券分析稱,基于高頻價格指標的表現,預計6月CPI同比將重回正增長區間,環比降幅延續上月的0.2%,PPI同比增速或持平上月。
中國公布6月社融數據
9-15日,中國公布6月社融數據。
上月數據顯示,5月中國社融規模增量為2.29萬億元,同比多增2247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6200億元,M2-M1剪刀差縮小。
今年5月7日,央行發布了一攬子金融支持措施,包括降準降息、優化并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有專家表示,上述舉措力度非常大,貨幣政策從出臺到效果顯現需要一個過程,各項政策已逐步有效落地。
IEA公布月報
7月11日,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場報告。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OPEC+將在周六的會議上同意將8月份的石油產量提高約55萬桶/日,高于5月、6月和7月41.1萬桶/日。OPEC+代表表示,OPEC+將考慮在下次會議上再增產54.8萬桶/日。
在中東局勢緩和的背景下,國際油價已回落至沖突前的水平,WTI原油維持在67美元每桶。IEA在上月的報告中表示,只要中東原油供應未出現嚴重中斷,2025年全球石油市場供應將保持充足。此外,供應過剩狀況可能在本十年剩余時間內持續。
歐元區多國公布6月CPI終值
7月11日,德國、法國公布6月CPI同比終值。
上月公布的初值顯示,德國6月通脹率意外回落至2%,為近一年來首次達到歐洲央行目標水平,這一結果好于市場預期。然而,相比價格上漲壓力,許多決策者更擔心經濟疲軟可能拖累通脹下行。
市場預期顯示,歐洲央行可能在本月晚些時候舉行的下次貨幣政策會議上維持當前利率水平。隨著通脹率已達到目標水平,經濟學家預測今年內可能還會有一次降息。
英國、韓國、新西蘭等國公布利率決議
7月9日,英國央行公布金融政策會議紀要。
上月,英國央行宣布,維持政策利率在4.25%不變,符合預期。然而,此次投票結果的分歧程度超出市場預期,官員中有6票支持維持利率,3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會議紀要還釋放出鴿派信號。交易員已完全消化了2025年內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
此外,周三,新西蘭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周四韓國央行公布利率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