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城市地下脈絡中
地鐵列車穿梭其間
連接著城市的各個角落
大家平時坐地鐵的時候
是否會好奇
地鐵列車到站“剎車”
車門是如何對齊站臺門
并實現“兩扇門”同步開閉呢?
滴滴滴,快坐好
“錫鐵微課堂”即將發車~
福寶這就帶你們一起來圍觀
地鐵車門與站臺門是怎么對齊的
一起來看看
自動駕駛“黑科技”
地鐵車門與站臺門的“對準”
在地鐵司機的專業術語中叫“對標”
而無錫地鐵當前常見的
自動駕駛和人工手動駕駛
兩種列車駕駛模式
最終都能實現精準對標
通常情況下,無錫地鐵的列車
以自動駕駛(ATO)模式運行
自動駕駛的主要原理是
在列車運行過程中
讀取列車的運行速度和實時位置
自動控制列車的剎車和油門
實現列車的加減速、精準停車、開啟車門
列車上的信號設備與軌道旁的信號設備能夠實現持續雙向通信。借助安裝在軌道中間的輔助信號設備——信標(黃盒子),列車在經過多個信標后能實現精準定位、獲取當前線路的坡度、距離停車位置距離等參數,使列車運行貼近最高限制速度,壓縮行車時間,從而滿足列車高效運行的需求。
當列車進站停車時
車載信號設備收到停車信息
ATO通過各信標計算列車速度曲線
一系列黑科技組合拳之下
將車準確地停在站臺門位置
誤差不超過30厘米
確保最終在站臺精準“對標”
千錘百煉“老司機”
自動駕駛系統好像把事情都做完了
那地鐵司機在駕駛室做什么呢?
當列車出入段場以及有需要的情況下
無錫地鐵列車也可能
采用人工手動駕駛模式行駛
為了讓地鐵司機精準比肩自動駕駛
每座車站都設有一個停車標作為參照基準
而在正式上崗前
人均行駛里程超5000公里的
地鐵“老”司機
早已對這一位置了如指掌
當“老”司機們嫻熟地在停車標前
將列車穩當停好
車門就實現了與站臺門絲滑對標
司機“小動作”里的大安全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
列車每到一個站點
司機都會下車進行手指口呼作業
列車到站后
電客車司機要在駕駛室外等待乘客上下車
同時觀察站臺情況
在關閉車門和站臺門之前
需要做好三“確認”:
確認站臺安全無隱患
站臺門關好且指示燈亮
車門關好且無夾人夾物情況
這是電客車司機作業標準化的重要環節
“對標”停車沒有絲毫偏差嗎?
地鐵列車停車時
實際停車位置與預設位置
難免存在細微偏差
只有當停車偏差在允許范圍內
列車門才會自動開啟
但在極少數情況下
因設備運轉異常或出現設備故障等因素
可能會導致列車停車位置
偏差大于系統允許值
也就是車門與站臺門“對歪了”
此時,車上和站臺上的乘客不用緊張
電客車可以通過修正信號
或改用司機手動駕駛等形式進行調整
請大家遵循廣播提示或工作人員的指引
耐心等待哦!
今天的錫鐵微課堂到這里就結束啦
福寶也再次提醒大家
在一米線外排隊等候
先下后上,有序上車
讓我們一起做文明乘車的踐行者
共同營造溫暖有序的乘車環境
信息來源:無錫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作 者:陳潤、曾德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