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載著荔枝飛越水域直達物流中心,京東物流無人機航線縮短配送時間70%,延慶景區用無人機巡檢表演……今年以來,低空經濟從技術驗證邁向實際應用,場景廣度與產業結合深度顯著提升,正通過多元場景解決產業痛點、服務民生需求。
低空應用場景加速落地,從示范走向規模化
在廣東高州,平山鎮荔枝林因水域環繞,傳統運輸需劃船且損耗率高。今年當地啟用無人機運輸,雖單次運量50斤,但隨摘隨送實現鎖鮮,損耗率大幅降低。重慶巴南區的京東物流開通4條無人機常態化航線,最長16.8公里,單架載重15千克,小件急件運輸時間縮短近70%。
北京延慶則探索“低空+文旅”模式:與美團合作開通北京市首條常態化無人機配送航線,實現八達嶺長城“外賣自由”;在世園度假區、八達嶺長城等景區,無人機用于巡檢、表演,2024年空中游覽等項目接待游客1.7萬人次,成為消費新熱點。當前,低空經濟場景從小范圍展示走向大規模應用,如工業智能化、雪場救援等十四大場景被列入創新清單,江蘇亦公開征集城鄉治理、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深耕場景痛點,技術融合驅動生態重構
“場景是無人機發展的根本,但深耕需解決實際難點。”中國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以農林植保為例,無人機搭載多光譜傳感器結合AI可理論化精準施肥,但數據采集受氣候、光照等影響,需反復實踐確定飛行角度、速度及噴灑參數,既需統一標準又要靈活調整。
行業正探索低空技術重建行業生態的可能。《低空技術產業創新場景清單》覆蓋工業、旅游、救援等領域,江蘇征集的“能力清單”與“機會清單”,為企業提供落地推廣機會,也為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方向。樊邦奎指出,低空經濟需突破單一運輸屬性,與城市治理、應急救援等深度融合,構建綜合服務立體網絡。
全鏈條生態完善,新基建筑牢發展基石
低空智聯網等基礎設施是產業發展基石。威海廣泰調研顯示,60%-80%的無人機事故發生在起降階段,其構建的低空交通地面系統解決方案,研發適配小型無人機的輕量化保障裝備。圣翔航空發布的移動機場2.0產品,通過車載設計解決固定式機坪場地制約問題,適用于6.5噸以下飛行器,配合“百城千坪”計劃推動基礎設施快速部署。
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強調,低空新基建需“修天路、筑天網、造天車”,并統一低空空域管理標準。當前各地發展低空經濟存在部門協調不足問題,需跨部門、跨省份統一指導,實現“天路”“天網”連通,保障低空活動安全與長期發展。
低空經濟正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場景落地為抓手,以生態完善為支撐,從單一運輸向多元服務進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