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底到6月初,美國政府陸續宣布對向中國出口乙烷實施許可證一審批制度,涉及Enterprise Products和Energy Transfer兩家美國出口企業,并否決了Enterprise Products 三船共計220萬桶的乙烷出口申請。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引發了全球化工產業的強烈關注。
美限制乙烷出口,對中國乙烯產業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中國是美國乙烷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國
中國乙烷進口依存度極高。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4年中國乙烷進口量553萬噸,幾乎全部來自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乙烷生產和出口國,2024年乙烷產量每天280萬桶,乙烷的出口量為49.2萬桶/天。
美國乙烷80%由國內消費,出口量占產量的20%。美國出口乙烷,60%到亞洲,20%到歐洲,20%到美洲。亞洲市場舉足輕重。
2025年1-4月,中國進口乙烷數量達到181.56萬噸,同比增長3.3%。當前中國進口乙烷總量占到美國生產總量的8%,總出口量的46%。進口來源地全部為美國。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等機構的數據,2024年有5家企業進口乙烷:衛星化學、萬華化學、新浦化學、寧波華泰盛富和三江化工,五家企業進口乙烷均用于乙烷裂解制乙烯裝置。這些裝置可以應用其他類似原料。
來源:視覺中國
對乙烯生產影響有限
在生產原料方面,全球乙烯生產呈現出多元化的顯著特征,主要涵蓋石腦油、乙烷、丙烷、丁烷等輕烴以及煤/甲醇等。
從統計來看,中國制乙烯以石腦油裂解路線為主,產能占比約69%,煤/甲醇制烯烴路線占比約16%,乙烷裂解路線占比約11%,其他輕烴裂解路線占比約4%。
其中,截至2024年底,中國已有6個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建成投產,涉及乙烯產能約605萬噸/年,涉及乙烯產量約524萬噸/年。包括國產乙烷為原料的項目2個,涉及乙烯產量144萬噸/年;進口乙烷為原料的項目4個,涉及乙烯產量約380萬噸/年。
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乙烷約470萬噸,全部用于生產乙烯(約380萬噸),進口乙烷生產乙烯占中國乙烯總產量的7.8%,進口乙烷對中國乙烯產業的影響較小。
是否可以替代?
目前看非常難。全球乙烷市場供應高度壟斷,美國與中東構成雙極格局。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乙烷產量為6109萬噸,占全球乙烷總產量的56%。除美國國內工業、化工原料等對乙烷的需求外,2024年共885萬噸乙烷被出口至亞洲及歐洲等地區,占比僅20%。
中東地區是全球乙烷第二大產區,但和美國產量的差距很大。2024年中東地區乙烷產量3152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29%。中東的乙烷幾乎全部作為裂解原料用于生產乙烯,用于國際貿易的量很少。
這一市場格局可見的未來都看不到改變。中國相關企業要啟動乙烷進口多元化,避免過度依賴美國乙烷的風險。
當然,供應鏈的轉化需要更多時間。
不排除,雙方在新形勢下通過談判重新安排乙烷的貿易規則,以減少雙方的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