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在談判前后對俄羅斯下死手,澤連斯基接連諷刺普京,怒不可遏的莫斯科,最終選擇了以牙還牙。
眼見局勢不對勁的澤連斯基,只好一邊緊急呼吁普京坐下來談,一邊向美國主導的北約求救。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格納特證實,6月6日凌晨,俄軍對烏克蘭發起了大規模導彈襲擊。這一次,俄羅斯不但使用了彈道導彈,還發射了空基與陸基巡航導彈。不到24小時,俄羅斯居然發射了至少44枚導彈。
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俄羅斯正式開始復仇,一夜之間,基輔、敖德薩、切爾尼戈夫、赫爾松等地傳出了爆炸聲。在建筑設施受損、多地陷入火海的情況下,生活在基輔的烏克蘭民眾紛紛感到驚慌失措,烏克蘭各部門展開了全力救援。
但即便如此,在基輔,烏克蘭還是付出了數十人傷亡的代價。
事實表明,即便烏克蘭說的是真的,即摧毀了俄羅斯三分之一的戰略轟炸力量,依靠剩下的轟炸機,俄羅斯依然能做到“轟炸烏克蘭全境”,更別說基輔公布的戰報存在水分了。
按照美國情報機構的表態,烏克蘭國家安全局主導的“無人機突襲行動”,實際上只擊中了20架飛機,被摧毀的俄羅斯轟炸機只有10架左右。
為了報復烏克蘭,俄羅斯這次出動了圖-95等戰略轟炸機,發射了“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口徑巡航導彈。與之形成戰斗力的,還有“沙赫德”無人機。這是一起典型的“組合式襲擊”,無人機與導彈并肩作戰,目的是為了確保擊中目標。
從以往的例子看,俄羅斯的戰術大概是這樣的:“自殺式無人機”發起第一輪打擊,目的是為了消耗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不久后,俄羅斯導彈從天而降,目標直指關鍵設施。
讓澤連斯基長舒一口氣的是,雖然烏克蘭遭到了致命打擊,但普京還是“手下留情”了。
俄羅斯似乎沒有使用“匕首”,更沒有在烏克蘭本土使用戰術核武器,俄羅斯軍方的選擇是用常規武器打擊烏克蘭。這意味著,局勢還有緩和的余地,普京并不打算徹底撕破臉。
6月5日晚上,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拒絕了所有和平倡議,必須為此負責。在烏克蘭代表團訪問美國的情況下,澤連斯基非常期待三件事:特朗普對俄羅斯擴大制裁、美國為烏克蘭提供新的軍事援助、白宮攜手盟友迫使普京答應停火協議。
就目前來看,雖然特朗普不認為烏克蘭有能力擊敗俄羅斯,但在普京連續無視特朗普警告、俄羅斯拒絕全面停火的當下,耐心所剩無幾的特朗普,并不打算對普京讓步。
關鍵時刻,特朗普對普京發出了最后通牒。當著德國總理默茨的面,特朗普警告俄羅斯稱,如果俄羅斯越界,美國將采取行動。特朗普表示,“總有人說我是俄羅斯的朋友,但我不做任何人的朋友”。
特朗普表示,他在與普京通電話時告訴普京稱,不要對烏克蘭襲擊俄軍基地事件發起報復,他勸告普京不要采取任何行動,并呼吁普京停止戰斗。特朗普告訴普京,“你不應該這樣做,你必須停止”。
言下之意無非就是:俄羅斯必須給我停手。
當然,這也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警告普京了。早在俄羅斯拒絕停火30天的時候,特朗普就曾譴責普京。沒過多久,俄羅斯對基輔發起了大規模導彈與無人機襲擊,特朗普痛斥普京沒有結束戰爭的誠意。
當時,特朗普還威脅普京稱,如果俄羅斯繼續這么做、造成平民死亡,美國有可能會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某種程度上說,普京選擇用相對冷靜的方式報復烏克蘭,有擔心激怒特朗普的原因。要知道,烏克蘭代表團才剛去美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特朗普答應為烏克蘭提供新的武器,俄羅斯又該如何是好?
說到底,在維護美國利益與自身面子的時候,不按常理出招的特朗普,什么事都能做出來。
至于俄羅斯會不會再次發起報復,烏克蘭是否會就此罷休,暫時還不好說,這需要耐心等待后續觀察。
能預料的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俄烏談判不太可能取得突破。對俄羅斯與烏克蘭而言,這其實是一種悲劇。
且看普京如何出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