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xiāng)居民基礎養(yǎng)老金最低標準后天起上調至143元。這錢看著不多,可對農村老人來說能多買兩斤肉。
這次調整是國家第七次提高基礎養(yǎng)老金。
從最初的55元漲到現在,十幾年間翻了近三倍。老人們都說這是實打實的實惠。
各地補貼差距可不小。上海能領到1490元,蘇州705元,甘肅肅南縣348元。
可不少中西部縣城才剛過200元。這差距讓人心里不是滋味。新政策特別照顧高齡老人。
65歲以上能多拿補貼,90歲以上在昆山能領到750元。年紀越大補得越多,這個政策挺暖心。交費年限越長領得越多。
堅持交滿15年的老人,每月能多拿幾十塊。
早交錢不吃虧,這個道理現在越來越多人懂了。東部地區(qū)明顯比中西部大方。江蘇幾個城市都超過500元,山東才200出頭。
財政實力決定補貼力度,這個現實短期內難改變。老人們最關心錢啥時候到賬。
按慣例調整后第一個月就會補發(fā),這筆錢不會拖也不會少。國家承諾的事向來算數。有人算過這筆賬:20元看似不多,一年就是240元。
夠買三袋化肥,或者給孫子包個紅包。
小錢也能派上大用場。高齡補貼最實在。
80歲以上老人每月多領10元,一年下來就是120元。買降壓藥的錢有著落了,兒女負擔也能輕點。
地區(qū)差異問題短期內難解決。上海老人領的錢是貴州的十倍,這個差距確實扎眼。但總比不漲強,慢慢來唄。
交費年限補貼是個好政策。鼓勵年輕人早參保,老了才能多領錢。這個道理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明白了。
這次調整還有個新說法叫"應調盡調"。
意思是各地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加錢,不能光靠國家那點基礎標準。
老人們最怕政策變來變去。這次明確說了要建立正常調整機制,以后可能年年都會漲。這個消息比漲錢還讓人安心。
錢多錢少都是國家心意。農村老人最懂得知足,有總比沒有強。
這話聽著心酸,可也是大實話。未來會不會繼續(xù)漲?
專家說可能會,但幅度不會太大。畢竟要照顧到全國各地的財政承受能力。這次調整傳遞了什么信號?
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養(yǎng)老問題了。這是個好兆頭,說明政策在往好的方向走。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政策以當地社保部門解釋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