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山丹詠其三
槿褪棠凋各避炎,藕花未醒柳懨懨。
天公恐負丹青手,漫把朱砂潑畫檐。
“槿褪棠凋各避炎”:“槿”即木槿花,“棠”一般指海棠花。在炎熱的夏日,木槿花的花期漸過,花瓣開始凋零;海棠花也已凋謝。“褪”和“凋”兩個動詞生動地描繪出花朵在炎熱天氣下的衰敗之態,“各避炎”則賦予了花朵以人的情感和行為,仿佛它們是為了躲避酷熱而紛紛凋零,使畫面更具動態感和生命力。
此句通過對槿花和棠花凋零景象的描寫,點明了季節特征,為全詩奠定了一種略帶惋惜和蕭索的基調。
“藕花未醒柳懨懨”:“藕花”即荷花,在夏日里本應盛開,但此時卻“未醒”,可能暗示著荷花尚未到盛放的最佳時期,或者是在炎熱的天氣中顯得有些慵懶、遲緩?!傲奔戳鴺?,“懨懨”形容柳樹精神不振的樣子,可能是由于天氣炎熱,柳樹的枝葉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這一句進一步渲染了夏日里萬物在炎熱籠罩下的萎靡狀態,與前一句中槿花、棠花的凋零相呼應,強化了這種略顯沉悶的氛圍。
“天公恐負丹青手”:“天公”指老天爺,“丹青手”原指繪畫的人,這里可以理解為欣賞自然美景、善于發現美的文人墨客或畫家?!翱重摗北硎緭墓钾?。
此句筆鋒一轉,詩人想象老天爺擔心辜負了那些善于描繪美景的人,似乎在為后文山丹花的出現做鋪墊,暗示接下來會有令人驚艷的美景呈現。
“漫把朱砂潑畫檐”:“漫”有隨意、肆意的意思,“朱砂”是一種紅色的顏料,常用來象征熱烈、鮮艷的色彩?!皾姟弊中蜗蟮乇憩F出色彩的濃烈和奔放,仿佛老天爺像畫家一樣,隨意地將朱砂灑落在畫檐之上。
這一句是全詩的高潮和亮點,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丹花盛開,那鮮艷的紅色如同被天公隨意潑灑在屋檐上一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與前幾句中花朵凋零、萬物萎靡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也表達了詩人對山丹花艷麗色彩的贊美之情。
七絕 山丹詠其四
腐草流螢俱可憐,獨擎殘照立蒼煙。
他年若補群芳譜,應列離騷第二篇。
“腐草流螢俱可憐”:“腐草流螢”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古代傳說中,腐草會化為螢火蟲,二者常被視為微小、卑微且帶有凄涼意味的事物?!熬憧蓱z”直接點明它們的可憐之態,或許是因其渺小、易逝,或許是在自然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
此句為后文山丹花的出場做了鋪墊,通過與山丹花的對比,襯托出山丹花的與眾不同。
“獨擎殘照立蒼煙”:“獨擎”一詞賦予山丹花以人的力量感和獨立精神,仿佛它獨自支撐著某種使命?!皻堈铡贝戆淼南﹃栍鄷?,營造出一種略帶滄桑、悲壯的氛圍?!傲⑸n煙”則描繪出山丹花挺立在蒼茫煙霧之中的畫面,更增添了它的孤傲與堅毅。
這句詩生動地刻畫了山丹花在特定環境中的獨特姿態,展現出它在衰敗、朦朧背景下的堅韌與不屈,與前句中“腐草流螢”的可憐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山丹花的高大形象。
“他年若補群芳譜”:“群芳譜”是記載各種花卉的經典文獻,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代表性?!叭粞a”表示假設,詩人想象未來如果要增補《群芳譜》,山丹花應該被列入其中。
這句話體現了詩人對山丹花的高度認可,認為它在花卉界的地位足以與那些被載入經典的花卉相媲美。
“應列離騷第二篇”:《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其中蘊含著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皯须x騷第二篇”將山丹花與《離騷》相提并論,認為山丹花的精神和價值足以在文學經典的層面上與《離騷》相呼應,甚至可以排在僅次于《離騷》的重要位置。
此句以夸張的手法,進一步強調了山丹花的高潔品質和文化意義,表達了詩人對山丹花的極度贊美和推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