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ictims of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China-Bashing
一份冷戰時期的報告提醒我們,華人在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懷疑。
本文即將刊登于2025年6月16日《紐約客》雜志,印刷版標題為“The Chinese Question”。作者羅明瀚是《紐約客》的執行主編。他的第一本書“Strangers in the Land: Exclusion, Belonging,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merica”于2025年4月出版。
一張由穿著畢業禮服的學生拼貼而成的圖像,其中一些人臉上蓋有“已取消”的字樣。圖片插圖:Cristiana Couceiro;來源照片:Getty
埃弗雷特·F·德拉姆賴特(Everett F. Drumright),時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認為美國正面臨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時間是1955年,美國領事官員正被一波又一波聲稱通過父母具有美國公民身份、試圖離開中國大陸并移民美國的中國人所包圍。根據德拉姆賴特的說法,這些人幾乎全部依靠偽造文件。他撰寫了一份長達89頁的報告,充斥著種族主義暗示,警告“中國特工”正在滲透美國社會,聲稱中國準備利用美國的移民系統“為其自身利益服務”。
德拉姆賴特提交報告后不久,美國的聯邦檢察官便對華人社區展開了大范圍調查。在紐約,檢察官號稱發現了一項龐大的犯罪陰謀——數千名移民被偷運入境,其中包括一些具有“隱藏技能”的特工。檢察官對近60名被告提起了各類移民欺詐指控,這些人包括洗衣工、洗碗工以及其他普通工人。然而調查結果并不是德拉姆賴特所描述的那種精密的間諜行動。
上個月底,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宣布,特朗普政府將開始“積極吊銷”中國學生的簽證,包括在“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和“與中國官方有聯系”的學生。 這一聲明是特朗普政府試圖迫使中美決裂的最新舉措。今年 4 月,美國對中國征收了懲罰性關稅,但由于兩國同意繼續進行貿易談判,隨后暫停了這些關稅。 5 月底,特朗普政府禁止向中國出口某些技術,包括與噴氣發動機和半導體相關的技術。美國司法部上周宣布對兩名研究人員提出指控,指控他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罪名是他們去年夏天走私一種能導致谷物“穗枯病”的真菌到美國,檢察官稱,這種真菌是“潛在的農業恐怖主義武器”。此舉似乎有意向北京發出信號。
德拉姆賴特的報告提醒人們,美國華裔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懷疑。據報道,唐納德·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曾就中國問題表示,“幾乎每個來到這個國家的學生都是間諜”。亞裔美國人基金會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40%的美國人認為亞裔美國人對原籍國的忠誠度高于對美國的忠誠度。
長期以來,在美留學的中國公民一直是中美兩國之間的紐帶。1854年,容閎成為美國大學第一位華裔畢業生,獲得耶魯大學文憑。1872年,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他創辦了中華教育團,將一百二十名中國學生帶到了新英格蘭地區。1881年,隨著美國對移民問題的憤怒日益高漲,中國官員關閉了該教育團。次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禁止中國勞工入境。一群傳教士、外交官和商界領袖竭力為學生入境提供便利。到20世紀初,數百名中國學生涌入美國校園。1949年后,近四千名中國學生滯留在美國,并突然成為懷疑的對象。聯邦特工對他們進行審訊,甚至監禁。這種恐慌持續了數年才逐漸消退。 1965年,一項全面的新法律終于將中國以及其他亞洲移民與所有試圖進入美國的人置于平等地位。1979年,兩國恢復外交關系,中國留學生開始大量涌入美國。隨著中國日益強勁的經濟逐漸融入全球經濟秩序,留學生數量在21世紀初再次激增。
如今,在美國有27.7萬名中國留學生。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21世紀初中國市場開放時期的孩子。張立偉(化名)出生于北京,父親是一名警察,母親是一名護士。張立偉四歲時,父母給他買了一套迪士尼DVD,他把所有DVD都看完了。他最喜歡的是《小熊維尼》。長大后,他開始瘋狂追劇,比如《老爸老媽浪漫史》和《絕命毒師》。
張的英語水平迅速提高,而電視觀看也影響了他的世界觀。大三時,他獲得了加州一所大學的獎學金,在那里他表現出色。他回到北京,決心申請美國研究生院,卻因疫情爆發而受阻。最終,他進入了西海岸的一個新聞專業學習。畢業后,他在學校找到了一份工作,利用學生簽證的特殊延期機會,在他的領域進行進一步的培訓。
今年早些時候,張先生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學生簽證被取消、合法身份被終止的報道。有消息稱,其中許多人此前曾因輕微違規而受到法律制裁。(4月下旬,聯邦官員透露,他們曾將學生姓名錄入包含犯罪記錄信息的計算機索引中。)幾年前,張先生收到過一張超速罰單。現在他擔心這會讓他面臨危險。他說,他和他的同學們都感到“持續的恐慌”。
美國對華外交政策長期在兩種矛盾信念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認為中國是地緣政治舞臺上的生存性威脅,另一方面又認為應將其視為潛在合作伙伴。特朗普總統則始終處于好戰模式。上周三,他發布了一項針對哈佛國際學生的公告,在其中多次提到所謂的“中國威脅”,并指責中國及其他“外國對手”在“利用學生簽證項目謀取不當目的”。這種警報聽起來似曾相識,過度反應所帶來的代價也同樣令人熟悉。?
說明:本號刊發來自各方的文章,是為了獲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代表本號支持文章中的觀點。由于微信公眾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次,無法即時更新,因此,本站目前在騰訊新聞發布最新的文章,每天24小時不間斷隨時更新,請收藏以下地址(請完整復制),隨時刷新:
https://news.qq.com/omn/author/8QIf3nxc64AYuDfe4wc%3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