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貸款能便宜兩萬,現在突然沒了!”鄭州金水區某4S店里,張強把購車合同摔在銷售桌上。這位35歲的IT工程師沒想到,自己精心計算的“薅羊毛”方案,在端午節后突然失效——原本通過5年期車貸能拿到的1.8萬元返點,在銀行新政下縮水至不足6000元。
2025年6月1日起,這場席卷全國的汽車金融風暴正式登陸河南。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國有大行鄭州分行向汽車經銷商發出緊急通知,將車貸返傭比例從15%猛降至5%,年費率同步下調至3%。與此同時,開封、信陽等地的銀行業協會同步出臺自律公約,明確叫停存在多年的“高息高返”潛規則。
多地叫停“高息高返”
購車優惠縮水
在鄭東新區的一家新能源車體驗中心,銷售經理王先生正忙著給客戶重算報價單。“22.98萬元的車,現在全款和貸款差價只剩3000塊。”他指著計算器解釋,此前客戶選擇17萬5年期貸款,能通過銀行返點和經銷商補貼省下2萬元,如今這個“省錢密碼”已失效。
開封市銀行業協會日前組織召開《開封市汽車消費金融業務自律公約》簽約會,要求做到“三個杜絕”:杜絕汽車經銷商向客戶推介高傭金汽車金融產品、杜絕經銷商誘導消費者提前歸還貸款、杜絕經銷商扭曲消費者真實貸款意愿。信陽等地銀行同步收緊提前還款政策,將 “貸5滿2”(五年期車貸滿兩年可免違約金提前還款)改為“貸5滿3”,部分銀行違約金比例從5%跳漲至10%。
這種被稱為“長貸短還”的金融魔術,曾讓無數消費者趨之若鶩。消費者辦理5年期貸款后,通常在2年內提前還清即可享受無違約金政策,實際支付的利息遠低于理論值。鄭州某合資品牌4S店數據顯示,2024年辦理車貸的客戶中,83%選擇在25個月內提前結清。
銀行利潤承壓
監管重拳整治
“高息高返”是銀行為爭奪市場份額,向經銷商支付高額傭金(通常為貸款金額的10%-15%),后者再將部分返點轉化為車價優惠的模式。例如,貸款14萬元購車,銀行支付2.1萬元返傭,經銷商拿出1.5萬元補貼車價,消費者看似“賺”到了實惠,但實際銀行通過高息(年化利率約5%)和長貸短還設計,最終利潤被壓縮。
此次政策調整并非突然。早在今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已發文要求全面叫停 “高息高返”,清理存量業務。四川、河南等地銀行業協會隨后跟進,通過自律公約規范傭金比例,要求銀行降低對客實際利率。
“高返傭模式已難以為繼。”某國有大行河南分行人士透露,銀行支付的傭金成本往往超過實際利息收入,疊加客戶普遍提前還款(車貸平均存續期僅2-3年),導致貸款實際淪為低息甚至零息產品,嚴重侵蝕利潤。以17萬元貸款為例,銀行原需支付2.55萬元返傭,若客戶兩年后提前還款,利息收入僅1.6萬元,虧損近萬元。
監管層面更關注市場亂象。部分經銷商為獲取返傭,誘導客戶虛報收入、提供虛假資料,增加銀行信用風險。在黑貓投訴平臺,“5年貸款2年還清”相關投訴超千條,消費者常遭遇“銷售承諾無違約金,還款時卻被扣款”的陷阱。
消費者購車成本上升
銀行轉向服務競爭
政策調整后,貸款購車與全款的價格差距大幅縮小。鄭州某合資品牌4S店銷售經理表示,此前貸款購車可優惠2萬元,如今僅能優惠5000元,且需滿足“貸滿3年”等條件。
消費者小吳的經歷更具代表性:其原計劃貸款17萬元購車,優惠后總成本比全款低8000元,但政策調整后,優惠縮水至3000元,且提前還款需支付10%違約金,最終購車成本反超全款。
在鄭州北環汽車貿易中心,經營某自主品牌4S店的老李正在清點庫存。“返傭占我們利潤的40%,新政等于砍掉半條命。”他透露,6月首周客流量同比暴跌35%,七成意向客戶因價差縮小改為觀望。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高息高返”根源在于銀行獲客壓力和經銷商渠道壟斷。未來,銀行需擺脫對返傭的依賴,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增強競爭力。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認為,叫停該模式短期可能導致客戶流失,但長期將促使銀行聚焦市場實際需求,推動行業從“價格內卷”轉向“價值競爭”。
“現在賣車還不如賣保險賺錢。”鄭州某豪華品牌銷售總監苦笑。據調查,部分經銷商開始捆綁保養套餐、延長質保等服務,試圖彌補返傭損失。
行業洗牌在即
消費者怎樣維護自己?
監管風暴仍在升級。金融監管總局人士向外界透露:“重慶模式將全國推廣,7月起開展車貸專項檢查。”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協會呼吁行業抵制價格戰,轉向科技賦能和服務比拼。四川省銀行業協會在自律公約中明確,銀行應通過優化合作模式、降低利率吸引客戶,而非依賴高額返傭。
業內預計,全國范圍內“高息高返”叫停將成趨勢。某國有大行河南分行人士透露,該行計劃將車貸返傭比例從15%降至5%,年費率同步下調至3%。浙江、上海等地銀行已將提前還款免違約金期限從“貸5滿2” 延長至“貸5滿3”,部分銀行還上調了違約金比例。
對消費者而言,需警惕“長貸短還”陷阱。專家建議,購車前應仔細閱讀貸款合同,明確提前還款條款,避免因違約金導致總成本上升。經銷商則需調整盈利模式,從依賴金融返傭轉向售后服務和增值服務。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僅供參考。
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煩請平臺留言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