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視覺志”|作者:逗逗龍
25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一出,上海“滬爺”把網友和孩子們嚇得夠嗆,大概意思就是有學者用“專”“轉”“傳”概括當下三類文章,然后根據三個字的闡釋去寫文章。
大家都說,高考卷子上,“專”來“轉”去,真怕哪個考生腦子一短路,作文交了白卷。
話說高考作文交白卷的考生,有兩個人最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2006年的河南考生蔣多多,考語文時不寫作文,寫了一篇8000字的文章批判教育制度,15年后做了農民。
另一個是男生,把考場當游樂場,高考作文寫成笑話,后來成了網紅。這個人叫金圣嘆。
金圣嘆,名采,字若采,1608年生人,人生不長不短53年,從明末活到了清初,沒得好死。他不會想到,死后三百多年,他憑著兩篇高考作文成了網紅。
一個敢寫高考0分作文的人,會活出怎樣的人生,金圣嘆提供了一個樣本,值得后世考生參考。
金圣嘆當年交白卷時,覺得自己特別勇敢,特別與眾不同,特別酷。
但凡他有一丁點猶疑或不自信,他都不能在第一年考科舉時就調戲考官。那一年的作文考題是《西子來矣》。
放眼哪個朝代,這個題目也得往偉光正上靠,歌頌西施的深明大義,贊美勾踐的臥薪嘗膽、聰慧機智,或者譏諷吳王夫差耽于美色,都是不錯的切入角度。
而金圣嘆沒走尋常路。他提筆作文,三分鐘交卷:“開了東城門,西子不來;開了南城門,西子不來;開了西城門,喲呵,西子來了~看見美人我心里這高興啊。”
考官閱卷,氣得七竅生煙,咬牙切齒批道:美人是來了,你秀才丟了。
那一年,金圣嘆成為中國高考作文0分第一人,因行事狂悖,禁考三年。
三年后,他參加了第二次科舉考試。這一次,他又毫不意外地讓人意外了。
這一次的考題,是《如此則安之動心否乎》,金圣嘆略一沉吟,揮毫作文:“這有黃金萬兩,還有一個美人,請問老師會動心嗎?”
回車:“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39遍。
后來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寫40遍呢?他說,孟子說了,“四十不動心”,美女和金錢只能誘惑人39年。
考官大怒:將考生金圣嘆拉進科舉黑名單。
然而黑名單難不倒小機靈鬼金圣嘆。他等風頭過了,把名字一改,以“金人瑞”的身份又去參加了一場科舉。這一次,他考了個第一,成了秀才。
鄉人大為震驚,都等他再進一步,順利中舉,可他卻說,到此為止。
那個“第一”似乎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青年金圣嘆內心,瞧不上科舉制度。左手才華右手年華,他要闖出一條不一樣的金光大道。
他從小就有些與眾不同的想法。
金圣嘆的原生家庭,是個謎團。
后人多方考證,認定他生于南方殷實之家,出生那年,萬歷皇帝已經在龍椅上摸魚21年。
彼時朝野動蕩,但江南富戶們過得很滋潤。
他父母雙全,有兩個弟弟,幼年不愛讀書,總是流連花園,捉鳥撲蝶,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大家都一樣。
他早慧,7歲那年曾想把一片瓦扔進井里,可是剛一抬手,就要為瓦片“再無出頭之日”的命運擔心一秒鐘,放下手,又控計不了他計幾玩鬧的欲望,最后,他扔了瓦,大哭一場。
敏感的小孩想好好長大,最好能擁有穩定溫暖的生長環境。
可就在他8、9歲時,家里突遭大難,父母幾乎同時過世,孩子們被分送至不同的親戚家,金家一夜間凋零四散。
金圣嘆大約寄住在姑姑家,到了10歲才有了穩定的生活,入了私塾。
他脆弱多病,常常請假,但他一直是學霸。他躺在病床上看小說,讀詩歌,被水滸傳感動得眼淚汪汪,跟杜甫神魂相交。他忽然意識到:原來我是個天才!
為了配合天才的人設,他開始鄙視科考,老師在講臺上子曰詩云,他在課桌下才子佳人;
老師跟大家講高考的重要性,他白眼一翻:呵呵。
別的同學說,自己以后要當區長、法官、科學家,他說,我以后要當才子,改變世界。
這個志向,他幾乎立了一輩子。
在經歷了讀書、調戲考官,并成功考上秀才之后,金圣嘆空虛了。
國家動蕩,社會混亂,人心惶惶,他不走仕途,不知還能做點啥。
一般人在精神空虛又缺錢的時候,就開始找人預測命運:請問大師我哪年能轉運,娶媳婦發大財走上人生巔峰?
金圣嘆不是一般人。他決定:我要預測別人的命運。
21歲金圣嘆開啟半仙人生,沉迷“筆仙”——古代叫扶乩。
金圣嘆頗有人脈,不用在天橋下擺攤,他先給舅舅錢謙益來了一波騷操作,順利將業務拓展到名流圈。
錢謙益,就是那個有名的“漢奸”。當年清軍攻城,他立了flag,要跳河殉大明,結果腳一沾水,馬上縮回來,說“水太涼”,還是在滿人治下茍著吧。
這種人特別需要心理治療。聽說金圣嘆筆仙玩得好,他決定一試。
金圣嘆扶著小棍一通忽悠,也不知道說了啥,錢謙益就豁然開朗了。從此他逢人就說,外甥是大師,只出山12年,大家走過路過別錯過。
亂世之下,明朝士大夫都有點心病和災殃,各路文壇大佬紛紛找金大師玩筆仙。
金圣嘆將儒釋道理論融會貫通,扶乩時會即興念出一首首詩歌,文風綺麗內容精彩,句句能說到病人的心坎里,超群的業務能力對一般算命先生造成了降維打擊。
一時間,金大師享譽南方,風頭無兩。
可他并不快樂。這不是才子想要的人生。
荀子《勸學篇》有云:“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金圣嘆一直記得先賢的教導。
年紀越大,他越渴望自己的才名被人認可,流芳千古。荀子給他指了一條明路。
他開始為小說和詩歌做批注,專挑最厲害的著作。先下手《杜工部集》、《水滸傳》、《西廂記》,后面還打算批《莊子》、《離騷》、《史記》。
放到現在,這就是蹭熱度高手。
不過,他的大才也確實給這些名著增添了光輝。金圣嘆對于文章的技巧、思想、邏輯有獨特的見解,對后世文學評論者影響深遠,胡適和林語堂都是他的粉絲。
他很快獲得了世人的認可,作品傳到家家戶戶,傳進皇宮,成了最有話題的暢銷書。
“此生不讀金圣嘆,翻爛《水滸》也枉然。”
可惜,暢銷書作家沒版稅。他一直沒賺到什么錢,吃上頓沒下頓。
53歲時,金圣嘆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有人告訴他,順治皇帝讀了金批《西廂記》和金批《水滸傳》,非常欣賞,說金圣嘆是作古文的高手。
可惜,暢銷書作家沒版稅。他一直沒賺到什么錢,吃上頓沒下頓。
53歲時,金圣嘆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有人告訴他,順治皇帝讀了金批《西廂記》和金批《水滸傳》,非常欣賞,說金圣嘆是作古文的高手。
“我覺悟到可以像石像一樣不去管它,反正問題也解決不了,還去煩它干什么?”
當年沒有“加戲”這個詞,別人只說他失了漢人的風骨,沒出息。
但在53歲的老人心里,才子得到天子賞識,是宇宙間最美的佳話,這機緣他盼了幾十年,一切原則都可以靠邊站。
遺憾的是,他沒有等來進宮的消息,而是聽到一個噩耗:順治駕崩了。
金圣嘆和順治死在同一年。那年,他被牽連進一場請愿事件,人稱“哭廟案”。
本來沒他什么事,他非要寫篇文章聲援“逆犯”——他當了一輩子才子,這種事必須強出頭,否則對不起自己的名號。
他成功地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被抓進監獄。
后來就判了斬刑。
他的媳婦、兒子全傻眼了,他還故作輕松。孩子去看他,他給兒子留下一副對聯:“蓮(憐)子心中苦,梨(離)兒腹內酸”。人生最后的時光里,他用自己的方式留給孩子一點溫情。
他還留下幾封信。
第一封給朋友:砍頭真疼,抄家真慘,我莫名其妙就成這樣了,好奇怪啊。
第二封給妻子:告訴我大兒,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這一秘法得到傳承,我就沒遺憾了。
這封信被獄卒交給知府,知府氣暈,說這老小子死到臨頭還罵我是“好大兒”。
第三封信給親人和讀者,說挺遺憾的,書沒批完就該死了,你們想我就多讀讀我的書吧。
所有人都以為,金圣嘆的故事到這就結束了。
沒想到還有。
他上刑場那天,偷偷跟獄劊子手說,一會兒我想先死,只要你先砍我腦袋,就能得到我耳朵眼里藏的銀票。
劊子手說那敢情好,行刑的命令一下,手起刀落先砍了金圣嘆。
圓圓的腦袋骨碌碌滾到地上,兩團紙就從耳朵眼里滾了下來。
劊子手撿起來一看,左邊的紙上寫著“好”,右邊的紙上寫著“疼”。
這才是結局。那個當年高考作文兩次0分的男生,一生活得孤獨、憋屈,知己難尋,壯志難酬,死的時候好疼。
如果有來世,希望他有機會再參加一次高考。希望他能好好寫作文。
雖然這條路也不好走,但至少不寂寞,有希望。
關于作者:視覺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描繪人生,每晚聽你傾訴喜怒哀樂,陪你走過春夏秋冬,撐起朋友圈數千萬人的精神世界。轉載請聯系(ID:iiidaily)授權。
文學雜志小傳
轉載、商務、作者招募合作丨請后臺聯系,凡本平臺顯示“原創”標識的文章均可聯系編輯轉載,未經授權轉載視為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