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要登上《人民日報》并非易事,但在最近一個月,有三家民營企業被專門報道,而且還登上了頭版。
6月10日,《人民日報》以“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為題,專訪了華為首席執行官任正非。
除此之外,該報還分別在5月18日和5月31日,專門報道了安踏集團和海爾集團。
實際上,據一見財經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個月登上《人民日報》頭版的民企還包括vivo、廣東拓斯達科技、合肥網儀科技、藍灣科技、蘇州華興源創、龍芯中科、藍箭航天等20多家民企。
不過,和上述三家企業相比,這20多家民企都是分批出現在不同主題的報道中,而不是被專門報道。
1
能被《人民日報》專門報道并登上頭版,既要看企業實力,還要看“機遇”。
6月10日,《人民日報》記者在華為總部專訪任正非,談到很多話題,但最先談到的是華為昇騰芯片被封鎖的話題。
對此,任正非表示:“不去想困難,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中國做芯片的公司很多,許多都做得不錯,華為是其中一家。美國是夸大了華為的成績,華為還沒有這么厲害?!?/p>
此外,在專訪最后,任正非在回答“民營企業發展,需要國家提供什么支持?”的問題時稱,法治化、市場化,政府依法依規行政。
有分析指出,任正非此時以接受專訪的形式登上《人民日報》,就是要對外釋放一種信號:在關鍵時刻,國家是支持華為的。
就在最近,美國升級遏制中國科技進步的力度,美國商務部5月13日發布指導意見稱,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華為的昇騰AI晶片都會違反出口管制規定。
2
相比于對華為的報道,《人民日報》5月31日和5月18日對海爾和安踏的報道,則并未涉及公共話題,而是主要聚焦兩家民企的快速發展。
對于這兩家企業,文章不乏大量溢美之詞。
“中國家電海外市場,每10臺產品中有6臺來自海爾集團。從一家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家電領先品牌,海爾產品行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收入占比連續多年超過50%?!?/p>
“海爾人集中精力做好三件事——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建設全球柔性供應鏈體系,打造生態型企業。從中,見出中國企業的創新和擔當,感知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
對于安踏,文章說“安踏從福建泉州晉江市的一個家庭作坊式工廠起步,始終堅守主業,一步步成長為中國行業第一、全球排名前列的國際化體育用品集團?!?/p>
一見財經對比發現,《人民日報》對海爾和安踏的報道,是從“創新”、“全球化”等方面,全面肯定企業的發展。
可見,同樣是國內知名的民營企業,同樣在過去一個月登上了《人民日報》頭版,但從報道的內容看,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
3
盡管海爾、安踏和華為都登上《人民日報》頭版,但并不代表他們的地位可以與任正非同日而語。
2月17日,近年來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任正非不僅受邀坐在重要位置,而且發了言。
任正非稱,盡管中國在智能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他還呼吁民營企業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與全球化布局,以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挑戰。
相比之下,海爾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和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并未參加上述會議。
不過,要論擔任社會政治職務的數量,周云杰和丁世忠是遠超任正非的。
公開資料顯示,丁世忠自2008年連續當選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目前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周云杰是第十二至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可以看出,企業要被《人民日報》頭版專門報道,政治方面的因素也是要被考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