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左宗棠“抬棺西征”收復新疆,當他站在伊犁的土地上的時候,不會想到2年之后在煙雨迷蒙的江南商場,中國紡織民族工業在和西方勢力的戰斗中敗下陣來。更不會想到當年他在西北推廣種植的棉花,會在140年后的今天引發棉花大戰。
1882年,作為紅頂商人的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蠶絲是當時紡織行業最重要的生產原料,如同現在的棉花。但是中國生絲的出口定價權被外國洋行牢牢控制。一邊是絲農被扒皮抽筋壓榨到快破產,一邊是外國洋行吃著火鍋唱著歌賺得盆滿缽滿。
胡雪巖對洋行的剝削壓榨深惡痛絕,下決心奪回生絲的定價權,由此中國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
1882年初春,胡雪巖把握住到生絲產量減少的時機,在江浙產區四處收購生絲,控制貨源。這一做法果見成效,當時有洋商登門求購,市場價加上1000萬兩白銀,只要胡雪巖點頭,相當于今天20億元人民幣的利潤就到手了。但是胡雪巖拒絕了,因為他要更高的價格。
胡雪巖乘勝追擊,調動起全部資金投入到這場中國商業史上從未有過的貿易斗爭中。截至1882年夏天,他總共囤積了市場三分之一的貨源。為了完全控制價格,他組建國內生絲價格聯盟,統一定價,決不松口。
此時洋人出手了,國際銀行掌握上海金融命脈,你不是要買生絲嗎?我收縮銀根,讓你融不到錢。你手上沒錢我看你還怎么買?
如果這些只是從中作梗,那真正背后補刀的小人在后面,清末大買辦盛宣懷。
胡雪巖收購生絲時候,盛宣懷也同時搶購生絲抬高價格。胡雪巖高價跟洋人談判,盛宣懷低價賤賣,還要求客戶拒收胡雪巖生絲??傊r做什么盛宣懷都要對著干。這一系列操作下來胡雪巖庫存出現積壓,資金緊張,不過還好沒傷到元氣。他還有阜康錢莊這個全國性銀行,還有新疆軍餉的應收錢款。
此時,又一個熟悉的名字登場:匯豐銀行,一記絕殺,他將客戶胡雪巖的商業機密泄露給了盛宣懷。沒錯就是那個泄露華為商業信息給美國的匯豐銀行,轉業泄密100年。盛宣懷心中竊喜,他先串通官員,讓新疆軍餉還款延遲支付給胡雪巖,這時候胡雪巖不得已調用阜康錢莊的資金周轉,這就正中盛宣懷的下懷。盛宣懷此時一邊托人提款擠兌,一邊散布流言說胡雪巖生意血本無歸。
不堪負重的胡氏金融帝國,終于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倒下了,這場紡織品貿易戰持續了接近2年。胡雪巖依然沒有奪回中國紡織行業的定價權。
2021年,相似的事件發生了,這場棉花爭端也可能不會那么快結束,但結局會完全不同。中國已經不是140年前的中國,中國人已經前所未有的團結,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