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還在黎明前呼呼大睡的時候,城郊的公路上已經傳來細碎的“嗒嗒”聲。這聲音,是騎行者的車輪壓過晨露發出來的,就像是他們要向著未知出發的信號。
這些騎行的人,就喜歡把自己交給公路、山道還有曠野。在車輪咕嚕咕嚕滾動的節奏里,藏著外人根本搞不懂的靈魂密碼。
一、孤獨遠征里的自我較勁
騎行說到底,就是一場和自己的較量。爬坡的時候,鏈條會發出沉重的“咔嗒”聲,汗水順著下巴滴到車把上。每蹬一下踏板,都得和缺氧的肺、酸痛的大腿較較勁。
這里沒有隊友來扶一把,也沒有觀眾喝彩加油,只有風在耳邊呼呼地吹,還有心里頭不停地念叨再堅持一百米。
這種孤獨的長途騎行,把騎行人骨子里的獨立勁兒都逼出來了。規劃路線的時候,得研究等高線地圖;晚上騎車的時候,得靠著車燈判斷路況;車胎爆了,就蹲在路邊用手把輪組拆了。
等后輪又開始轉動,那種靠自己把啥問題都解決了的自信,早就深深印在心里了,就跟騎行服上的汗漬一樣,曬干了變成硬邦邦的鹽粒,成了勇氣的標記。
二、冒險基因藏在車轍里
真正的騎行人啊,永遠都在盼著下一條路。他們會為了一條傳說中風景美得沒話說的山間野路,在爛路上騎幾十公里;也敢在有暴雨預警的時候披上雨衣,賭一把雨中突圍的刺激;甚至在滿月的晚上組隊出去夜騎,讓月光把自己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像箭一樣射向黑漆漆的山坳。
他們這冒險可不是瞎莽撞。出發前,會下載離線地圖,檢查剎車靈不靈,算算補給點之間的距離……把風險拆成能控制的小細節。
當車輪壓過從來沒人騎過的地方,那種突破界限的興奮勁兒,比在平路上沖刺還讓人著迷。畢竟,征服未知的快樂,一直都藏在敢不敢試試的車轍印里。
三、與自然共生的浪漫覺知
在騎行人眼里,大自然是會動的、有立體感的。春末在鄉道上騎車,能碰到早稻剛抽出穗兒的那種青澀模樣,還能感受到泡桐花輕輕落在車筐里的溫柔;盛夏爬坡的時候,山風帶著溪澗的涼氣,吹過被太陽曬得發燙的脖子;深秋下坡,楓葉像火一樣從兩邊飛過,車輪帶起的落葉沙沙響;隆冬早上騎車,呼出的白氣在護目鏡上結成霜,卻能看到朝陽把雪山染成金黃金紅的。
不用去那些打卡的觀景臺,因為每蹬一下踏板,就像一個會移動的取景框。風就像最貼心的向導,路上的泥濘就像大地的指紋,暴曬和風雪就像大自然給的勛章。
學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上坡的時候敬畏重力,下坡的時候順著風速,暴雨里也能接受道路的泥濘,就像接受生活里的起起落落一樣。
一個真正熱愛騎行的人,一定不會考慮什么圈子不圈子的,只會認真騎行,在自己的路上。感受一個人的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